18888889999
notice 网站公告
— 杏彩体育资讯 —
最近,深圳又被中央点名了。
10月最后一天,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事关财政改革大事,引发业界热议。
不过作为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员,我更关注其中非常具体的一条意见,中央财政预算支持深圳保障房建设。
接下来我们就这个话题的前因后果和未来影响,做一个简单剖析和分享。
01 问题源起:
年轻人太多,住房太少太差,怎么办?
为什么中央要支持深圳的保障房建设,这还得从深圳这个城市的人口和住房结构说起。
深圳无疑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
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指标,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是一个核心指标。
根据七普数据,深圳这一指标数值是3.22%,在第一财经统计的35个重点城市中最低,低于全国水平(13.50%)差不多有10个百分点。而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是16.30%,北京是13.30%,广州是7.82%。深圳的年龄优势,在国内城市中肯定是数一数二的。
深圳还是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
同样是七普数据,深圳人口净流入为1178.8万人,居全国第一,外来常住人口的比例高达66.8%。也就是说,在深圳,每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是本地人。
从常住人口增量来看,深圳十年的人口增量是713.65万人,而同期上海只有185.17万人。深圳差不多是上海的4倍。
人口净流入城市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局、中指研究院、招商证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而有魅力的深圳,关于住房的大数据,有些出人意料。
请看“城市数据团”对七普住房数据的分析,这里有几个关于深圳的“倒数第一”:
住房自有率全国倒数第一
深圳住房来源中,76.84%来自租赁,也就是说四个深圳家庭,有三个是租房的。
图片来源:城市数据团
人均住房面积和增长率全国倒数第一
深圳人均住房面积21.50平方米,十年仅增加1%,绝对数量和增速都很低。
图片来源:城市数据团
住房质量增长仍旧是全国倒数第一
这里说的住房质量增长,指的是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四项设施的改善增长。从数据上看,深圳10年的住房条件几乎没有变化,四项设施的平均拥有率仅提升了0.7%。
简单概括一下,
一方面,深圳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是年轻人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深圳的住房改善,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所以在深圳,年轻人VS房子的尖锐对立,如何破?
02 政策逻辑:
有目标,还得有土地和钱
如何解决“人”与“房”的突出矛盾,在大规模留住人才的同时,不大幅度提高产业成本,成为关系深圳产业长期发展能力,考验深圳市决策层智慧的大问题。
鉴于深圳在中国各产业链的重要性,也让这个问题具备示范效应,成为中央关注的对象。或许,这正是中央财政支持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的深层原因。
事实上,深圳对于解决这个难题的决心,早就体现在一系列的最新政策文件中。
先是在2019年4月,深圳住建局一次性公布《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深圳市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办法》、《深圳市人才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提出2035的远景目标:
到2035年深圳将新增170万住房供应量,60%以上为保障性住房,即公租房、安居房、人才房(三种统称“公共住房”)各占20%,剩余40%为商品住房。
这次政策文件的出台,被视为深圳的“二次房改”,是住房模式由“香港模式”到“新加坡模式”的转变信号。
接下来,今年1月正式发布的《深圳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时,公共住房的土地保障和分批供应时序。可以明确看到,公共住房的用地供应、建设筹集和供应分配占比均超过50%。
远景目标有了,近期土地也差不多定好了,现在就差钱了。
按理说,深圳市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应该不差钱。但是,随着国内疫情反复和国际政治经济复杂多变,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也开始捉襟见肘起来。
在这关键的时刻,财政部发文明确支持,无疑是一种雪中送炭。在保障房建设资金投入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自然也能少一些。而且,有了中央资金的前期投入和信用背书,撬动其他借贷资金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进一步降低融资风险。
如果说中央财政资金,部分解决了保障房资金的“投”和“融”的问题,那么在这两年开闸的保障租赁房REITs市场,则有望聚焦解决保障房资金的“退出”问题。在第一批保障房上市REITs中,深圳红土安居就是其中之一。
前有中央财政帮扶,后有公开市场退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动力应该充沛。一个值得指出的细节是,在十四五住房规划中,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深圳公共住房的建设主体,占比达到74%。这里似乎就埋着一个资产上市的大伏笔呢。
03 增量空间:
深圳的一小步,三万亿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的一大步
中央财政对深圳保障房的支持,从国内住房保障制度的演进角度来说,也是探索新制度落地闭环的重要示范。
我们知道,国内真正的房地产市场,是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直接产物。当时住房制度体系设计,是以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代表的分层市场。但是,随着市场深入,商品房的高速发展和保障房的缺位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历程
数据来源:《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中信证券研究部
经过市场的探索,2021年重新确立住房保障的三大支柱,分别为共有产权、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三大支柱与现存的商品房市场,重新构建出中央决策层想要建立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房地产市场”。
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房地产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其中,共有产权房和公租房延续了过往对城市户籍居民的保障,而保障性租赁租房则是针对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的暂时性住房需求。这也是住房保障制度的新发力点。
这部分新市民、青年人长期居住在城市,有着稳定的工作,经济条件不差,但是没有能力购买住房或承担高昂的租房市价,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存在需求。深圳就是这样的典型城市。
可以预见,深圳未来的保障房体系,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是重点发展的新增市场。深圳净流入的众多青年人口,正是其保障的目标。而在未来规划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建规模也占到公共住房的75%左右。
放眼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不仅是住房保障的新发力点,也是整个住房市场的新增长量。根据住建部统计,已公布规划的40城,将在“十四五”期间共建设筹集65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约为26%。
“十四五”期间主要城市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规划
资料来源:各省市住建局,招商证券
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十四五期间,将会有1007万套的建设规模。如果按照每套70平方米、建安成本3500元/平方米、土地楼面地价1800元/平方米来计算,这将是一个3.7万亿的新增市场规模。即使对于见惯大场面的房地产行业而言,这样的市场规模也不是可以轻易忽视的。
如有需求请您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58号
电话:18888889999
手机:海南省海口市5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首页-杏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