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8888889999

notice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NEWS CENTER

杏彩体育资讯

service phone 18888889999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布时间:2024-05-26 09:30:57  点击量:
更多

 

九章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扩大有效制度供给,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发展。

 

第一节  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国际一流和全国标杆城市,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构建单制+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投资审批模式,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常态化开展涉及公平竞争、行政审批等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遵循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以市场主体评价和群众感受为第一标准,深化一次办”“零上门改革,着力打造皖事通办品牌全面推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推动企业开办注销、工程项目建设、水电气热接入、获得信贷、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时限再压缩、环节再简化,提升服务事项标准化便利化水平全面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一次检查、多项体检、全面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触发式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健全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机制,动态监测营商环境指标。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合肥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夯实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推广以信易贷为代表的信易+” 新模式系列应用,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加强信用宣传、诚信教育和人才培养,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氛围和经济秩序。

 

第二节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工作举措,稳妥推进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探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作用,立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承载保障能力提升,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城市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

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持续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科学系统、精简高效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优化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快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提升国资监管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激励约束、容错纠错等机制,改革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决定机制,贯彻落实职业经理人试点方案,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举措,激发国企竞争活力。

 

第三节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消除要素使用、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隐性壁垒吸引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平台、产业园区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社会力量办学负面清单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

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正向激励,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实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造惠企政策直通。持续做优百千万企业家培训品牌,鼓励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励民营企业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体系,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10强的龙头民营企业,实施民营企业培育工程和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资源要素,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第四节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优化财税体制机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增强全市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完善预算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领域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创新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构建地方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深化金融产品改革创新,拓宽初创期、成长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完善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科技融资担保信易贷等金融服务模式,打造合肥特色财政金融产品体系。健全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培育、政策激励和协调服务机制,落实民营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力争上市企业总数突破120户。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更好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规则,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第五节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用地供给。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闲置、废弃以及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复垦。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实施工业用地保障计划,划定工业产业区块控制线,优化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实行工业用地容积率弹性制度,全面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畅通人力资源流通渠道。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持续深化户籍制度、人力资源市场改革,加快建设合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完善城乡劳动就业制度,进一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各类人才落户政策,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和有效配置。

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能源等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建强用好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深化电力、天然气等领域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支持天然气发电政策,降低能源要素获得成本。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深化科技成果权益分配改革,鼓励技术开发、转让集成化服务,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第十章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塑造更高水平开放新优势

 

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完善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

 

第一节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携手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合肥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联合长三角优势力量,构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网络。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落地,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关键环节,提升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深入实施长三角联合创新攻关计划,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探索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共建长三角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协同开展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协同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提升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工业软件稳定供应水平,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谋划建立存储芯片、新型显示、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环境等G60产业联盟,强化与长三角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园区合作,推进省际产业园区合作,共建G60科创走廊、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发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作用,搭建产供销对接平台。

携手打造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协同推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道等互联互通,强化江海联运、铁海联运,谋划高速磁悬浮通道合肥芜湖试验线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携手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推动长三角油气能源设施互济互保,共建长三角能源应急供应保障基地,提升天然气应急储备调控能力。协同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超算和大数据中心共享,共建数字长三角。

携手打造绿色长三角。联合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深入实施长三角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加强巢湖综合治理,共建长江生态廊道。完善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推动建设长三角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长三角区域协作和地方标准建设,建立同等环境考评体系,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体化,合力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联防联治,共建气象监测体系。

携手打造便利共享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建设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区域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衔接。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加强区域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双向交流机制,积极引入长三角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在肥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长三角城市文化旅游合作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和重大文化活动联办联动,协同构筑国际化文创产业基地,共同打造高品质精品旅游线路和全国乃至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与长三角高水平医院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作,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医院专科联盟建设。推进医保一体化和养老合作,合力打造长三角健康养生基地。

携手打造一体化市场体系。加快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互联互通,提升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水平。强化长三角人力资源合作,推动建立互认共享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的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协同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联盟建设,加强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共享,共建长三角产权交易平台市场。共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携手打造诚信长三角。推动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深入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深化长三角城市人大、政协交流合作,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和交流。

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制度,发挥合肥连接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枢纽作用,深入开展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基础设施、科技产业、环境治理、城市气象服务、金融服务、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专栏二十二  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领域行动计划

省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肥东经开区(合肥上海产业园)、包河经开区长三角省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支持省级开发园区与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

G60科创走廊园区建设工程。推进建设蜀山区环境产业园、庐阳区金融科技产业园、瑶海区物联网产业园、肥西县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合作示范园、肥东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肥)基地、包河区合杭梦想小镇、长丰县合肥智慧农业谷(筹)等。

 

第二节  做强做优合肥都市圈

 

推动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不断提升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建设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加快构建一小时通勤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完善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高速(高等级)公路等都市圈综合交通走廊。加快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发挥都市圈产业(链)联盟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引导都市圈城市产业错位布局、分工协作。加快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积极发展合芜、合马、滁、合铜产业,推进合肥蚌埠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共建若干市域毗邻合作园区。加快构建一卡通服务网,推进医疗、教育、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建立健全高层领导沟通会商、办公室综合协调、牵头部门推进落实、各市共同配合的常态化推进运行机制,做到决策更科学、协调更及时、运转更有力。

化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区域联动,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推动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共建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加强与皖北结对合作,强化人才和项目支持,高水平建设阜合现代产业园区,支持县区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

 

专栏二十三  合肥都市圈重点领域行动计划

基础设施互联工程。建成合新高铁、沿江高铁合宁段和合武段,加快合巢马、合新六等城际铁路、合肥新桥机场S1线项目。建成明巢高速合肥段、合六叶高速改扩建、合六南通道,加快实施沪陕高速复线、京台高速西绕线、宣商高速等工程。提升合肥新桥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建成运营新桥机场二期。

产业发展协同工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装备制造、汽车等优势产业,建立专项产业联盟,促进与都市圈城市产业协同发展。

合作平台共建工程。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升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区共建水平,加快巢含产业合作园建设。

生态环保共治工程。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大对丰乐河、杭埠河等入河支流及渠道综合防治。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第三节  建好用好对外开放大平台

 

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实施自贸试验区专项推进行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节能环保、服务贸易、生命健康等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用好更大改革自主权,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产业体系、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体系、安全普惠的金融环境体系、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探索系统集成创新和跨部门协同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带动江淮、辐射全省。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开发园区协调配合、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及芜湖、蚌埠片区协同协作、与国内国际先进自贸试验区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

高水平推进国家开放试点示范。推动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推动数字经济、科技金融、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技术服务、文旅健康、教育体育等领域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加快合肥经开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扩大先进技术、高端设备和服务、日用消费品进口。加快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大业务规模,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发展能级,构建跨境电子商务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

优化提升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合肥综保区、经开区综保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质扩面,加快合肥航空港、水运港、内陆港等口岸或港口开放步伐,积极申建粮食、木材等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打造对外合作园区和平台,推进中德、中日等国际合作园区和侨梦苑建设。推进国际人才交流,打造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合肥国际人才城等对外引智机构。

 

专栏二十四  对外开放领域重点项目

开放平台。推动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提升航空港口岸开放水平;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建设,搭建海外就业服务平台。

合作园区。推进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安徽中德(合肥)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合肥宇桥生态科技园安徽中日(长丰双凤)国际合作先进制造产业园、侨梦苑等园区建设;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项目、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合肥国际人才城等建设。

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推进匈牙利欧侨科技产业园等国际境外合作园区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引导家电产业与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等地区开展合作,引导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开拓拉美、东南亚、西亚、东欧等地区市场,引导光伏产业与东南亚、欧洲、大洋洲等地区开展合作。

国际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空港国际小镇、运河新城国际社区、柏堰湖国际化社区、空港国际学校等建设。

国际会展赛事。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声博会、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合肥马拉松等。

 

第四节  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外贸稳定发展。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外贸产业集群,促进对外贸易与优势产业联动发展,完善重点外贸企业包保服务机制,力争年进出口总额达450亿美元。创新通关协作机制和模式,优化通关流程,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入推进提前申报”“查检合一,实施随到随检”“即查即放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升招商引资水平。围绕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链、城市功能链,继续完善和创新以商招商、校友招商、展会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在招大引强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外商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进一批世界知名跨国企业。用好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积极争取引进更多外资金融机构。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全力拓展对外合作领域,构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争取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提升合肥中欧班列功能和覆盖面。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鼓励行业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快资本、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

 

第五节  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构建接轨国际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引进优质国际教育、医疗资源和管理机构,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学国际部、国际学校、国际教育园区和1-2所综合性国际医院。深入实施城市外语标识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营造国际化宜居氛围。建立统一的外籍人员服务窗口,建立完善在肥工作的境外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建设合肥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对标国际先进做法,结合片区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核心要素建设一批具有合肥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形成若干个国际化街区,促进国际社区(街区)与开发园区、功能板块等区域功能相衔接,引导外籍人口集聚居住。

打造知名会展城市和赛事之城。持续拓展国际优质会展资源合作开发渠道,协助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大会、世界声博会等重大展会,打造会展名城。充分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打造国际学术会议目的地。按照国际一流水准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重点体育场馆,大力开展国际赛事引进、联办与开发,打造合肥马拉松等一批知名赛事品牌。

推动国际人文友好交往。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优化友城战略布局,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搭建文体旅游交流桥梁,强化卫生、农业等领域国际化合作。依托优质创新、产业资源,积极争取设立驻肥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国际知名行业协会分支机构。


 

第十一章  深化文化合肥建设,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突出以文铸魂、以文兴城,坚定文化自信,丰富文化供给,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市。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实施铸魂工程。切实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合肥学习平台,深化理响合肥理论传播网络矩阵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持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扎实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以铸造时代精神价值为核心,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凝心聚力,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

持续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环巢湖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带,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全社会积聚向上向善力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深化诚信合肥建设,打造好人之都,让好人频出、好事涌现、好行成风引领社会风尚。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实施绿网工程”“净网行动,发展积极健康网络文化。

 

第二节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主体化、持续化发展。加快建设市中心图书馆、市博物馆、市音乐厅、市科技馆新馆、市美术馆等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倡导全民阅读,建立完善“1+100+X”立体化、全覆盖阅读服务体系,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书香合肥,争创全国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质化发展,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转型升级,每个县(市)区、开发区建设1-2处片区级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区和3-5处街道级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15分钟文化圈。

 

专栏二十五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点项目

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建成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合肥市博物馆、合肥市科技馆新馆、合肥市美术馆、合肥市妇儿活动中心、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肥市包河工人文化宫、合肥市新站工人文化宫,推进合肥市音乐厅、合肥市少儿图书新馆等项目建设。

县(市)区、开发区公共文化场馆。建成肥东图书馆、肥东大剧院、肥东文化馆、肥西图书馆、长丰剧场、长丰博物馆、巢湖博物馆(二期)、干渠精神纪念馆,推进瑶海湾生态科普馆、近现代工业博物馆、庐阳区文化新馆非遗展示区、宝教寺国际文化岛、包河凤凰剧院、安巢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含图书馆)、肥西文化美术馆、庐江博物馆、庐南地区党史陈列馆、巢湖文化馆等项目建设。

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深度挖掘创新文化、巢文化、三国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等时代和历史特色地域文化内涵,推动庐剧、巢湖民歌振兴,建立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库,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文艺创作扶持政策,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实施文化活动提升工程,发挥文化热心人、能人作用,持续开展文化惠民,积极举办国际化、全国性文化活动,扎实开展艺术名家大讲堂、全民文化活动季、新春文化庙会、文艺下基层演出、戏曲进校园、农民丰收节、乡村春晚等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实行点单配送,提高活动质量。

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力度。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加强历史遗迹、历史街区和名镇古村保护,加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投入,做好肥西三官庙遗址等研究工作,加快建设古巢国文化遗址公园、大城遗址公园,打造一批文物活化精品工程。提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加大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培养力度,推动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

化文化体制改革。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传播正能量。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市属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加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品牌建设,扩大国内外传播影响力。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扶持民营院团发展壮大,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坚持政府与市场统合、事业与产业融合、公益与商业结合,推进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创新,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和发展活力。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文旅产业

 

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创产业中心。打响合肥创新文化品牌,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创企业,大力引进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各具特色的文化功能区、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高水平推进合肥都市圈文化发展核心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试验基地等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创小镇。完善文化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打造全国数字创意产业高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3家文化企业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努力打造全国特色旅游目的地。加强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休闲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力度,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温泉养生、生态度假等特色业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科教旅游、生态旅游,持续推出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和服务承诺制度。

 

专栏二十六  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文创产业。建成罍街特色街区集群、合柴1972文创园、文华园二期、皖新文化科技创业中心、包河区创意文化特色街区、崔岗艺术小镇,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园、庐州意库、青年创意田园二期、工业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华润啤酒厂啤酒文化创意园、时代出版产业园 、恒大水世界等项目建设。

旅游产业。推进半汤国家旅游度假区、庐江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冶父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浮槎山旅游开发项目、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园、蜀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肥西淮军圩堡群等项目建设;支持包公园、中庙姥山岛等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第十二章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构筑共建共治共享
美好家园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节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统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渠道,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高校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制度,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完善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等为重点,切实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发展慈善事业,培育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慈善项目、慈善品牌。

 

第二节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持续开展四进一促专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灾群众、困难居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动态消除家庭零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基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宅经济的新就业形态。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能力,增强人力资源流动,创造新的人口红利。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依法纠正身份、性别等就业歧视现象,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到2025年,力争实现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5万人。

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选树命名合肥工匠,畅通产业技术工人职业上升渠道,持续办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职工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积极申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建设认定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就业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人力资源产业园。

 

第三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全民社会保险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和职业年金运转制度,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生育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一卡通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持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困难群体保障水平。统筹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体系,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推进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完善长租房政策,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建设以家庭为单位的福利支持体系,切实减轻家庭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第四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刻苦学习、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破解教育发展突出问题。积极构建精准化、动态化、数据化、智能化新型教育治理体系,实现智慧学校全覆盖。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公办园比例,稳步发展普惠性民办园。2025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布局,实施普通高中倍增计划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广区域教育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建设打造学在合肥教育品牌。五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0万个以上,构建与人口规模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让学生从好上学上好学

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八大工程,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市建设,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扩大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动专业、就业、产业一体贯通。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完成省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探索中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构建从中职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建设1所以上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2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10所左右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名城。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高校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效对接。推动合肥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和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推进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转设成市属高水平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在肥办学,支持在肥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和师生交流。

发展多元特色教育实施特殊教育全覆盖,探索建立适合残疾幼儿身心发展的学前教育模式,全面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办好合肥三十五中西藏班、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班推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开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推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等多方协同,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共建共享的终身教育发展机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深化教育开放合作与交流,拓展师生国际视野

 

专栏二十七  教育领域重点项目

基础教育。建成合肥六中新校区、合肥九中新校区、合肥一中东校区、合肥一中教育集团淝河校区、合肥八中教育集团运河新城校区,推进北师大实验学校、科大附中高新中学、中科大高新园区附属中小学、巢湖四中新校区、庐江三中新校区等项目建设。

职业教育。建成合肥幼专梅冲湖校区、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工程(二期)、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就业中心一期、合肥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合肥幼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新校区、合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水湖镇产教融合园区等项目建设。

高等教育。支持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大学未来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支持合肥学院创建合肥大学,建成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校区(暂定名)、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

殊教育。推进肥西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庐江县特殊教育学校、蜀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第五节  实施健康合肥行动

 

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工程,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医院合作,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培引一批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学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全省领先、全国有名的特色医技科室,建设群众信任的优质品牌医院,加快从有医优医转变。强化卫生健康基础建设,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深化智医助理应用,拓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普惠、优质便捷。发展高端医疗,加快离子医学中心建设和应用。2025年,三级医院达到32家,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5张。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加强应急指挥中心、防疫防控物资储备中心等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医防协同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综合医院传染病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传染病院省市共建,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和储备能力,建设区域性传染病救治基地。持续强化医学重点专科及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培养,优化提升公共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加强采供血等服务能力建设,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加快推进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

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改革。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和传染病医疗救治、疫情直报体系建设,提升重特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健全重大疾病救治制度。大力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加强市中医院建设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等制度。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卫生城市和卫生乡镇(县城)创建,持续提升省级卫生乡镇(县城)覆盖率。加快培育一批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质。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

快建设体育强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通过新建、改造等多种方式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加大体育场馆、社区文体设施等补短板力度,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成城镇社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群众体育更加惠民,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全面普及青少年体育运动,推动妇女、老年人、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健身体育广泛开展。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创新优秀运动员培养和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训练体系,力争全运会有金牌、奥运会有选手,积极创建国家、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积极申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赛事,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具备承担重大国际、国内赛事能力的赛事体育设施。创新体育人才引进、培养、选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人才流动绿色通道。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完善体育产业链条,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打造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增长极。办好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第六节  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

 

优化提升人口结构和素质。落实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引导生育水平适度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加快改善妇产等医疗设施条件。普及优生优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预防和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引导,更好保障青年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促进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完善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围绕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建立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合理增加托位供给,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多方式提供托育服务。每年建成2-3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各县(市)区每年至少建成1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村居)托育机构全覆盖。

善养老服务体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分类发展居家型、医养型、护养型、疗养型、结伴互助型等养老服务,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和长期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完善养老服务需求侧补贴政策,逐步增强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能力。培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支持发展社区嵌入式中小型养老机构,鼓励品牌化、连锁化运营。统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探索结伴互助性养老服务等发展模式。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新建城区、新建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比重,推动老旧小区养老服务配置设施达标,各县(市)区公办机构养老设施实现全覆盖,建立市区和县城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各县建设1所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规范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有序推进社会化运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推动形成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养老供给格局。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业发展园区,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专栏二十八  医疗健康和养老托育重点项目

卫生健康。建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合肥市空港医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区、合肥市中医院、巢湖市中医院、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和口腔医院滨湖分院,推进安徽省儿童医院医技综合楼、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业务大楼、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高新院区、中科大一附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或完善1所高水平传染病专科医院或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独立院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院区或可转换病区。

体育健身。建成庐阳区全民健身中心、蜀山区全民健身中心、包河区全民健身中心,推进合肥市全民健身中心、合肥市冰雪运动中心、合肥奥体中心二期、滨湖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

合肥市网球中心、合肥市田径馆、合肥市青少年体育集训中心(含水上训练基地)、合肥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运河新城体育中心、高新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

养老托育。建成合肥市智慧养老中心、市属新站老年护理院、半汤疗养院康养中心、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园配套托育项目、庐阳区创和托育机构、创和幸福庄园,推进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医养中心、运河新城国际医养综合体、安徽儒阳康复护理院等项目建设。

 

七节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制定实施合肥市新一轮妇女发展纲要。实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全覆盖,推动城乡社区和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之家。统筹兼顾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发展权益,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培养女科技人才,加强妇女卫生保健,促进妇女终身教育、平等就业、参与决策和管理。提高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覆盖率,实施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设立贫困妇女两癌救助专项资金加强特殊困难妇女群体民生保障。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制定实施合肥市新一轮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优先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城乡、区域、群体差异。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互动,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加大对流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救助关爱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营养及食品用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厉打击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加强家庭建设。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家庭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对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单亲特困等特殊家庭的政策支持、救助和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发展家庭服务,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特殊教育,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落实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障,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对残疾人的特别救助。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培育发展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发挥我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产业优势,实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提升工程,鼓励支持优势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研发推广康复辅助器具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积极创建省级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完善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制度,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康复辅助器具需求。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第八节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着力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乡镇(街道)、村(社区)下移,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网络+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加强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推进综治中心(工作站)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构建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健全社会和公众参与机制,深化城乡社区协商,推动五社联动,促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依法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着力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规范运行、监督管理和评估评价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实施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计划。


 

第十三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平安合肥建设
达到更高水平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构建大安全格局,铸牢城市发展安全底板,树立公正和谐法治城市典范。

 

第一节  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基础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国防动员政策法规制度,完善国防动员组织指挥体系,常态化组织国防动员指挥演练,提升国防动员组织指挥能力。深化后备力量调整改革,优化力量编建、训练、使用、管理、保障等机制,配套经济动员中心、区域保障中心、油料保障中心、医疗保障中心等保障设施建设,提高支援保障行动能力。加快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机制衔接,建立军地联合的应急指挥平台、信息共享的情报互通机制、军地一体的联合保障体系,提升应对各类突发情况能力。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动员协调发展,增强基础设施国防功能,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建设成果。

确保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产业链风险排查,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强化种子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供热、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铸安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强化疫苗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升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工程标准,谋划实施新一轮一规四补水利工程,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强化物资储备安全保障,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深化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守护平安行动,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提高预警预测预防能力。推进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公安学院建设。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第二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制度。保障拓展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渠道,健全代表议案建议交办、办理和督办机制。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健全用好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协商方式,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精准建言资政,更好凝聚共识。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络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支持民族乡、村建设发展。加强对台、港澳、外事和侨务工作。增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第三节  深化法治合肥建设

 

持续完善科学立法。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主导作用,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计划,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依法优化政府职能,健全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等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深入推进文明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建立完善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沉,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健全执法保障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强化执法证件管理。常态化开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执法监管。

扎实推进公正司法。深入实施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司法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司法监督制约机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持续完善防错纠错制度链,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冤假错案倒查问责制。推动审务、检务、警务、狱务公开,实现跨部门网上执法办案业务协同。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执法联动,健全民生领域司法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八五普法,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将现代法治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形成社会大普法格局,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保障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最大程度激发全市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顺利实现。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在全省当好示范,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落实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干部激励约束,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改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放心不下的心态,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建立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构建以市发展规划为统领,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市及县(市)区、开发区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市域规划体系。加强与国家、省级规划的衔接。市发展规划明确全市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安排。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为国家、省、市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市级专项规划具体指导特定领域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市级区域规划指导跨行政区且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紧密的连片区域发展战略任务。

 

第三节  强化政策要素保障

 

坚持规划定方向、财政金融作支撑、土地要素做保障,其他政策相协调,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纲要实施的衔接协调,财政性资金优先投向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引导金融要素资源配置方向和结构。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土地要素支持,制定落实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能源、水资源支撑,深化环境容量控制,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第四节  夯实项目支撑

 

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围绕重点领域,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以及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提出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大工程、好项目,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实施支撑规划目标推进落实。全面落实高质量四督四保,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路径走要求,加大项目投入力度,推动一批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第五  严格评估督导

 

细化分解市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市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指标体系,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加强规划任务落实和评估考核,提升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能力,在规划实施年度、中期、末期,组织开展年度计划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作为规划评估考核的重要参考。完善规划实施动态调整修订和监督考核机制,发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统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完善政府向人大、政协报告和沟通机制,发挥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

 

第六节  引导社会广泛参与

  

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规划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大规划实施情况和发展成果的宣传推广,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坚持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不断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投身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依法参与规划的编制实施和民主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和谐氛围。


有什么问题请反馈给我们!


如有需求请您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58号
电话:18888889999
手机:海南省海口市5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首页-杏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