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8888889999

notice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NEWS CENTER

杏彩体育资讯

service phone 18888889999

随感杂谈|论争之后,新闻专业该如何面对“张雪峰”们的质疑?

发布时间:2024-11-04 12:43:32  点击量:
更多

网络舆论场对新闻学的争议已经持续了数日。


起因是网络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在谈及高考志愿填报时的一段话。他的原话是:“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


张雪峰言论发出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教师也发文评论。 随后,话题#新闻专业真的是天坑专业吗#,挤上热搜。


为什么新闻学专业不“”了?

曾经,新闻行业与法律、医学、教育等行业一道长期被置于聚光灯下,被歌颂作为社会公器的价值,记者与媒体从业人员往往也代入着社会精英的自我想象。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交媒体网络的空前勃兴,在这个渠道空前发达的时代,传播不再是媒体所垄断的特权,行业的荣光不断祛魅,光环不再。


网民对于新闻行业的批判在于,新闻专业没有法律、医学那样坚实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壁垒建立起的“学科城墙”,“采写编评”也并非门槛极高的专业能力。


象牙塔内数十年不曾更新的新闻理论和实务教学,与媒体、企业在品牌宣传、营销方面实战的经验相比,显得极为单薄和苍白。许多高校的新闻教育已经过时,甚至完全落后于用人单位的需要。


传统媒体衰落,行业遇冷,无法吸纳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公众对于新闻专业的朴素观感自然就不是很好了。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张雪峰及其拥趸对于新闻专业的批判似乎自有其立场与站得住脚之处。

当然,新闻专业乃至行业存在的问题讨论者甚众,无意多做批判。笔者关心的是,为何有关新闻专业是否值得报考的讨论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与争议?


舆论纷争的焦点在何处?

新闻专业值不值得报考?和新闻学科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双方各自的论争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网民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张雪峰,是对大学本科教育长期与社会现实和就业需求脱节的不满,这在人文社科专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网民关注的是就业机会的多寡,是薪酬待遇与职业前景,是新闻传播专业四年乃至更久的学习能否带来对等的收入报偿。


张雪峰对“报考新闻专业一棒子打晕”的调侃,实际上和“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并无本质区别。然而,即使天坑专业再被吐槽,也没有多少人会质疑生物、化学、材料学在人类科学研究图谱中存在的价值。


作为大学教授,面临公众对所教授专业的否定,自然要积极站出来维护学科的正当性与价值。但是新闻学界对此的回应,就多少显得有些敏感和缺乏底气。


而且,与传媒业界相比,面对争议,新闻学界的回应声音显得更加激动和迫切。原因何在?


相比哲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而言,新闻传播学依然是个非常年轻的学科。毕竟,传播学经过施拉姆引介到中国不过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而新闻更长期作为实务性宣传工具的角色出现。


虽然新闻传播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但真正登堂入室成为一门建制化、体系化的学科,也不过就是20世纪后半叶的事。


更何况,社会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氛围,互联网时代部分媒体专业主义缺失导致的乱象,更让社会公众对新闻这个专业产生了一些偏颇的刻板印象,新闻业界近年来的暗淡、能够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力的深度调查报道逐渐消失退场。新闻传播学目前也未产出过类似社会学、经济学那样诸多振聋发聩的著作。


这样说来,新闻传播学的确过于年轻稚嫩,还没有厚重的底蕴积累和历史沉淀。无论是对“新闻无学”的指摘,还是“传播学是十字路口的学科”,都足以证明一点,那就是:新闻学科自身的认同危机是比较重的。

正因为如此,当新闻专业遭受到来自民间舆论场的质疑时,学界必然要为其进行辩护。


好在这场纷争,给了新闻传播教育学界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是否需要改革?重科研、轻教学的目标导向是否值得反思?就业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如何在实践中凸显出传播作为社会治理工具在现代生活的重要性,让公众认识到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价值与魅力?


重建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认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次的网络纷争讨论,都是“新闻专业”如何如何,而非“新闻传播学”如何,对于“传播学”和“传播”的讨论和提及更是少之又少。


这足以说明,社会与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学这一年轻学科的认知仍然比较传统,需要更新。


每年暑假回老家,当别人问及我的专业时,大多数人对这个专业都只有着“毕业了去报社电视台当记者”等混沌的概念。当我不厌其烦的和他们解释各行各业都需要新闻传播人才,但听完之后他们依然一知半解。


说来可笑,回想起自己多年前高考报志愿时,也一度以为传播学是研究病毒传播、类似于公共卫生医学的专业。直到考研时,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新闻与传播,两个概念在内涵上应当是有区分的。但是新闻学与传播学自身的理论体量,以及研究范畴的区别度和差异性,都不足以撑起两个一级学科,因此被官方捏合在一起,成为“新闻传播学”。


如果说新闻更多指涉的是专业媒体,字里行间闪烁着传统媒体时代无冕之王探索真相与正义的荣光。而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就已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乃至稀松平常的现象了。业界更侧重新闻,学界偏向于传播,但实际上,新闻传播学中”传播”的部分及其价值,好像并没有被社会公众所“看见”。


冒昧的讲,以传播为研究落脚点的学界,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方面已十分繁荣:视野突飞猛进、方法日益精确规范,领域不断垂直细分,范式一再更新。但学界在对外传播自身学科的价值,讲好学科故事这一点上,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事实上,新闻传播学在政府宣传、舆情处置,企业品牌宣传营销、网络公关等领域的应用也都大有可为,每年吸纳了大量的就业毕业生。但实际上,这些工作的内容未必都与严肃的新闻行业扯得上关系。


比如重庆大学一位新闻传播学教授认为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广阔,称“新闻专业能文能武,毕业进可创业、进互联网大厂,退可考公务员,到国企”。就是如此。


这样广泛的争鸣与论战,其实给了社会一个非常好的重建对新闻传播专业认知与信任的机会。


正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所说:“值得反思张雪峰提出的问题,却不要轻信他的结论。张雪峰的答案不必信,但张雪峰的发文值得警醒"。


对于新闻专业是否值得报考的论争未来还会持续,类似报考“新闻专业一棒子打晕”这样的情绪宣泄与调侃还会出现。让社会和公众更新对于新闻专业的观念,重建对于学科的认知,才是对这场纷争的有效回应。

失焦,本是摄影中的一种拍摄技法。清晰的成像对应着一个固定的焦距,若超出这个焦距,物体的成像就会模糊,从而产生失焦现象。而舆论失焦,则是网络舆论偏离了主流媒体议程设置聚焦的焦点的现象。在舆论事件生成和演化过程中,网络舆论对核心议题起到淡化、消解甚至负面引导作用的舆论异化,削弱了公众对于主流媒体对核心议题设置的关注度,导致主流舆论观点无法有效传播,造成公众注意力偏离和公共资源浪费


整个六月, “华南理工女博士毕业答辩引争议”事件、“穿婚纱参加演唱会引发争议”事件、“已婚国企高管与女子牵手逛街被拍”事件、“球迷冲入球场拥抱梅西”事件、“女研究生乘地铁称遭偷拍”事件“江西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事件、“张雪峰论战新闻学”事件等等,都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回顾这些热点事件,从舆情的生发期到消落期,多多少少都存在公众关注点偏移的失焦现象。如,“华南理工女博士毕业答辩引争议”事件中,本应当被关注的学术公平问题与学术腐败治理问题被模糊,媒体与公众给女博士贴上“学术妲己”的标签后,对其私生活展开了深入挖掘与大肆讨论。“穿婚纱参加演唱会引发争议”事件更是如此,事情的核心议题本应当是追星行为是否妥当,但在实际讨论中却被当作一个性别议题引发对立与冲突。“已婚国企高管与女子牵手逛街被拍”事件中,女主人公的工作、学历、社交媒体账号全部被扒出,“免职裙”“女主人公励志上位”等话题充斥网络讨论,完全偏离了对干部作风与干部腐败问题的追问与对街拍等法律问题的讨论,成为一场网暴狂欢。


一起社会事件之所以能够引爆网络,必然包含着许许多多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聚焦事件背后的本质属性,才能让我们的每次争论有效,以达成动态的共识。我们绝不否认社交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与能力,在“江西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事件中,若不是关注该事件的网民行使了自己的网络监督权,对事件不断追问。事件可能就会在当事人道歉并承认是鸭脖后不了了之,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食品安全与形式主义问题就会被忽略。我们今天想讨论的,是一场场舆情事件引发骂战中所呈现的舆论失焦问题,以及舆论监督与舆论失焦转化的边界。


问题为何产生

是商业驱动还是技术使然?


社交媒体时代的舆论失焦现象为何如此突出?从技术视角来看,这与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的发展不无关系。当前大数据的推送能够做到“猜你想看”。也许完整的事件尚未在网络上得到公布,但一部分碎片化的信息已经被推送至用户眼前,使用户“先入为主”地形成对事件的理解。这些信息可能本就没有经过把关,真假难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性质也可以让用户自由发言与评论,无论是谣言还是对信息的误读都能够在网络上产生一定影响力。一个个节点由点成线,形成圈层化传播。当网络热点事件发生时,大众和媒体在对根本性事件关注的同时,也热衷于讨论事件衍生出的边缘性话题,每个话题都在网络上形成圈层传播,且声音在圈层的回音壁中不断放大。多个观点交织跌宕,事事皆焦点,也就导致了没有一个固定的焦点被关注。


除此之外,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是造成舆论失焦的原因之一。传统媒体时代,信息除了能够经过众多把关外,传播手段也较为单一。而当前的受众已经很少有耐心看完大段的报纸文章与电视报道,图片与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碎片式的图片与视频画面也更容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如国企员工事件的爆料方式本就具有典型的社交媒体时代特征,干部作风问题通过偶然间的街拍在短视频平台上得以曝光。一方面,画面的冲击感给予了事件更大的关注度;但另一方面,街拍最初的焦点便是容貌与形态,这也给后续主要社会问题的聚焦带来了难度。


除了技术发展形成的客观原因,商业驱动在舆论失焦的原因中占有重要分量。社交媒体时代,注意力经济盛行,“流量为王、流量至上”成为大部分媒体的发展理念。一些自媒体为了追逐流量取得变现资本,成为意见领袖,发表猎奇观点混淆视听,紧抓流量密码,模糊事实焦点。在关注面前公平竞争的网络世界中,主流媒体为分得用户的注意力,有时也会制造噱头,或通过报道框架塑造公众认知和情感,或在新闻话题中“贴标签”。在社会事件的讨论时,这些原因共同推动了议题严肃性的消解,使泛娱乐化成为网络信息的重要特征。当严肃的社会议题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也许就是舆论监督向着舆论失焦转化的开始。赫胥黎预言的“让笑声代替思考”美丽新世界,正在日益变成现实。



网络暴力,群体狂欢

失焦的背后,究竟谁是受益者?


对于舆论失焦的概念,网络上已经有人表达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主流媒体设置的核心议题是焦点,但用户自发的关注就被称为‘失焦’?社交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吗?”


不可否认舆论失焦并不都是负面的。部分学者指出,社会化媒体将对公众关注的核心议题起到促进与深化作用的失焦现象称为“正向失焦”。正向失焦是一种偏离舆论事件的核心议题而未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现象,成为社会化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有效手段,引导公众对某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持续关注,提高了社会化媒体舆论监督的能力。


但在匿名化和去抑制化的新媒体语境中,缺乏制度约束的网民们更倾向于做出宣泄原始本能的行为,将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放置在追求事实与真相之上。一不留神就会在群体的推波助澜下变成一场无意识的网暴狂欢。而且失焦的舆论极有可能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矛盾,导致舆论的撕裂和公众情绪对立,引发舆论风险。


并且,受众自发关注的,就一定是受众自己想关注的吗?关注的就是事实吗?纵观最近的网络舆情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性别对立已经成为媒体追求流量的利器。部分自媒体和网民利用社会上存在的对立心态,在任何涉及性别差异的问题中放大差异,或是对女性进行色情羞辱,或是利用极端事实强化对立情绪。部分媒体与个人,把追求权力与平等的人当作枪,把大众的猎奇心理与思维认知差异当作子弹,把社会事件的当事人或群体当作靶子。收获关注与流量的快感之后,在网络上留下了被歪曲的事实、被针对的当事人或群体,以及彼此不再相互信任的人与社会。如,在“穿婚纱参加演唱会引发争议”的事件中,甚至有人为了博得论坛中的关注和认可,就盗用个人图片编造谎言,轻易将事件争议与对立情绪推向了另一个高潮。这种舆论失焦也有极有可能被其他实力所操控,借机混淆视听,营造负面舆论环境,影响网络舆论安全。


更何况,舆论失焦并不利于事件主要矛盾的处理。以“江西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与“已婚国企高管与女子牵手逛街被拍”事件作对比,“江西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事件由于舆论讨论中的噪音较少、舆论聚焦,群众监督的力量促使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高度重视此事件、展开了迅速且彻底的调查,推动事态发展,最终揭示了真相,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权益。而“已婚国企高管与女子牵手逛街被拍”事件中,由于舆论的关注点十分分散,讨论热潮褪去,能够被大部分受众记住的,可能只能记住那段流传甚广的街拍视频。事件真相的挖掘与问题结果的处理进展,反倒由于关注鲜少而证实速度缓慢。受众的注意力被下一次的舆论事件所吸引后,该事件即使有了结果,也再难有事发当时的热度,事情的处理进度因此被拖延,甚至进入“冷处理”的状态。当然以上两个社会事件的性质并不相同,处理难度也有所不同。但如果你我都认同了“互联网没有记忆,及时行乐才是王道”的观点,那么我们手中的网络监督权就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舆论监督必不可少

让关注的焦点偏向更有价值的地方


解决治理舆论失焦问题基础,是媒体合理行使自己手中的媒体监督权,网民有序展开网络监督。作为主流媒体,就要在该发声时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媒体的社会责任本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新闻媒体应当担当“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性角色,拒绝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舆情热点事件出现后,及时核实新闻内容、尊重新闻事实;丰富传播形式,优化内容呈现;丰富报道角度、拓宽思维空间;强化技术赋能,加强引导意识。提升自身在网络空间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引导大众朝着核心问题思考。媒体人也应当承担好“把关人”角色,坚守新闻真实的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

而面对乱象丛生的自媒体,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平台做好治理与引导。在观测到当前网络中存在舆情风险后,平台不能受利益驱动而不顾社会稳定,应当主动站出来,履行社会责任。首先,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者,应当对所有用户发布的内容负好审核之责。当前的平台审核基本为算法审核为主、人工审核为辅。在确保用户发布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平台政策的基础上,平台可以强化算法训练,使其审核机制更快速、更准确、更科学。除此之外,平台还应当建立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且提供充足的资源与支持加强用户教育,通过积极的手段来限制平台上的负面行为。


至于我们千千万万个网民,提升媒介素养是必要的。媒介素养可以理解为人们利用各种媒介平台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包括建设性利用媒介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在面对网络热点时理性接收与解读信息、不被情感裹挟与操控的能力。增强公众的媒介素养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面向网民自身最有直接且可操作性的建议,就是在网络事件发生后,不要在第一时间就站队并谩骂。将事情带入现实生活中去想一想,最亟待解决的究竟是什么问题。脱离网络营造的拟态环境后,说不定事情能够变得更加清晰呢?


参考资料

王秋菊 ,朱良志 .社会化媒体舆论失焦: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编辑,2023(06):28-33.


又是一年毕业季!最近,不少高校毕业典礼上真实动容的校长致辞相继冲上热搜榜,让人印象深刻。

不出所料,我们的网红校长脱稿致辞也再次出圈,尤其是在昨天上午举行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中,书记为校长撑伞的场面,更是让无数交大学子及网友感动。 作为一名恰好毕业一年的交大校友,通过网络平台观看了毕业典礼,在聆听师长殷切寄语的同时,也在思索这一现象背后的传播学意义。

作为媒介的“网红校长”

纵观整个媒介发展史,媒介一词的含义模糊且众说纷纭。从传统内容媒介的角度,媒介是报纸、电视等各种有形的存在,是传达内容信息的工具。然而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使得媒介逐渐变得“无形”和“泛化”。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时代,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媒介,同样,人也不例外。当今时代,在技术的转化下,不仅媒介成为人的延伸,人也成为媒介的延伸。

提起王树国校长,其在多种场合中脱稿演讲的视频广为流传,为广大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谓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网红校长”。在网络平台进行检索可以发现,“网红校长”“宝藏校长”“脱稿演讲“是网友赋予其最明显的标签,王树国校长在毕业典礼中的致辞曾多次出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大学校长的在各种场合的演讲致辞我们早已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毕业典礼这种庄严正式的场合,为了避免出现差错,绝大多数校长都会通过手持讲话稿进行朗读的方式进行致辞,对于这种方式我们早已习惯并也能够发自内心地表示理解。而王树国校长多次在公开场合脱稿演十几分钟,不仅条理清晰,内容也十分深刻,这无疑让人眼前一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一方面,除了脱稿致辞的形式外,更能触动人心的是其演讲内容中体现的家国情怀。2021年的毕业典礼,他阐述了“志气、骨气、底气”三个关键词,寄语交大人要做民族之脊梁、国家之希望。2022年的毕业典礼,他以“要做科技自立自强的践行者”为主题,鼓励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学子牢记要做到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补短板,攻坚克难。在7月1日举行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中,他又以“情怀、毅力、创新”为关键词,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能够与我们国家命运紧密相关的人。 家国情怀从来不是一个凌空蹈虚的概念,从来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格局和气质。 树国校长总能用最朴素、真挚的话语道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王树国校长演讲的片段总能获得较高的话题关注热度,甚至成为部分自媒体账号获取流量的法宝秘笈。 “网红校长”通过物质身体的网络呈现为公众传递了多元的情感内容信息,并在媒体报道传播过程中生成了多样的实践意义,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媒介影响力,成为与交大息息相关的媒介符号。媒体则通过对这一媒介符号进行议程设置,对其脱稿演讲的形式以及精彩的内容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共鸣,使其频繁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7月1号、2号举行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结束后,“西安交大学生排长队与校长合影留念”“西交大校长说品格像光照亮你未来的路”“西安交大校长毕业典礼脱稿演讲”等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

作为仪式传播的毕业典礼

近年来,每逢毕业季,各高校的毕业典礼,都会在网络平台中引起一股舆论热潮,这俨然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美国传播学者罗森布尔首次提出仪式传播的概念,他将仪式传播分为 “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和“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 ,前者意指具有传播特性的仪式活动,而后者则指的是传播活动的仪式化。

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学校而言,毕业典礼都是一场重要的仪式传播活动。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对于学生而言是其人生历程中重要的特殊情境,也是一场具有身份转变性质的过渡仪式,他们即将告别熟悉的校园,或继续深造,或踏入社会,人生阶段也由此转折。对于高校而言,毕业典礼则是学校为毕业生上的“最后一堂课”,学校通过毕业典礼传达办学精神与教育理念,表达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与祝福。

在传统媒体时代,毕业典礼主要是一种内部的仪式传播活动,其参与对象与传播对象主要是学校内部师生,传播方式则主要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播范围有限。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除了其在线下校园内进行的仪式外,在网络直播技术、新媒体平台的加持下,这一仪式的传播范围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传播对象也由校内师生拓展至社会大众,毕业典礼也从单纯的教育活动转变为展示学校形象、传递学校价值理念的重要窗口以及增强社会认同、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

除了传播范围的延伸,新媒体时代的毕业典礼也逐渐从 “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逐渐成为一种“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对于媒体而言,毕业典礼中的亮点内容成为获取关注度与热度的流量密码。每逢毕业季 媒体对于毕业典礼的报道与聚焦使得毕业典礼成为一种仪式化的传播。例如,自从2019年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中《起风了》一曲火爆全网后,接下来每年青岛大学的毕业典礼都备受关注。西安交大王树国校长在毕业典礼中的脱稿演讲也成为媒体及网友每年关注的一大亮点,也正因此才有了“西安交大校长毕业典礼又双叒脱稿了”的相关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规性的仪式传播报道内容外,为了进一步强化毕业典礼这一仪式化传播,毕业典礼过程中的某一有意或无意为之的精彩瞬间也可能成为引发社交媒体关注的爆点,例如,在昨天西安交大举办的研究生毕业典礼过程中,校长王树国在致辞时突降大雨,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在雨中为校长撑伞的画面不仅引得现场毕业生阵阵欢呼,也成为交大学子朋友圈热议和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上午毕业典礼结束后,交大学子以及广大校友便纷纷在朋友圈转发书记为校长撑伞的视频片段,为两位教育工作者的真诚团结而动容,随后“毕业礼遇雨西交大书记为校长撑伞”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相关视频也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平台转发。 毕业典礼在仪式化传播、营造仪式化氛围的过程中,通过对受众情绪的调动,进一步强化了交大学子的身份认同,书写了仪式参与群体的集体记忆,深化了其对仪式活动的记忆程度,在传播高校育人理念、育人特色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各界的情感共鸣与集体认同。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毕业典礼、校长致辞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伴随着媒介环境的发展变革,大学校长们正在摆脱严肃、高冷的刻板印象,变得更生动、更个性、更有人情味了, 高校也正在探寻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来启迪心灵、进行价值观培育,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傅鹏,陈长松.媒介即人:作为“媒介”的网络带货主播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03):84-86.DOI:10.19400/j.cnki.cn10-1407/g2.2023.03.018.
[2]黄志伟. 展演、符号、象征:高校典礼仪式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22.DOI:10.27379/d.cnki.gwhdu.2022.000117.
[3]余根芳. 中国大学校长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中的价值观及其变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DOI:10.27151/d.cnki.ghnlu.2020.001637.


人生不是一列既定路线的列车,而是恣意奔跑的马匹,可以依据内心的声音拒绝任何一种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可以随时转变方向。

——题记
本届高考已结束近一个月,“填报志愿”这一每位考生的人生大事如约而至成为网络热点话题。由于太过重要,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有讨论的空间和价值,围绕其展开的观点输出也在此特殊时间节点尤为敏感。
可以说,前日张雪峰和各大高校新传教授的论战能够在六月掀起滔天的巨大声浪,很大程度上也是依托于与“决定命运”息息相关的“填报志愿”这一重大命题本身的极端重要性。

一般而言,埋头苦读是高中生活的主基调,对于“哪个学校比较好”、“什么专业更适合自己”和“某个专业具体学什么以后做什么”等具体问题,考生们很少有清晰的理性认识。
因此,家长们出于慎重之态度,也苦于自身认知可能存在局限性,常常寻亲访友,遍访可以触达的社会关系,只为给孩子的前途“指条明路”。在此过程中,与高校关系密切者是值得信赖的“专家”,上至大学教授,下到在校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亲戚请求帮忙给孩子填报志愿提供建议的经历。
近日,一条名为“人生建议:别给亲戚填报志愿”的话题登上小红书热搜榜,引发有过类似经历网友的强烈共鸣。

天下苦“报志愿”久矣原因何在?此类人生大事适合“找亲戚”帮忙吗?人生是否真的有所谓的“最佳道路”?我们真的需要别人的建议才能过好这一生吗?

一样的建议,不一样的理由

在一般话题下,如此“一边倒”的趋势实不多见,尽管经历各有不同,理由五花八门,但大家对帮亲戚报志愿的不满出奇一致。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报过志愿≠懂报志愿。报志愿对人的见识要求极高,在读大学生或许专业成绩不错,但对于所读专业的前景、未来方向和是否与某个其他人适配等问题很难说出子丑寅卯,更遑论没有读过的其它专业。即使是自己非常了解的本校和本专业,本质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名大学生对于一个专业的好评可能源于自身天赋、兴趣和志向与之的契合性,很难照搬到另外完全不同的其他个体。

一些网友清楚地知道,自己无法胜任帮别人报志愿这项艰巨任务,自然不愿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此外,报志愿这种事在中国社会意义太过重大,选择不一样的学校和专业很可能意味着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很多网友不愿给亲戚报志愿,其实是焦虑于肩负决定他人命运这种宏大责任的巨大压力。

而且,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在校大学生学业繁忙,有很多事情要完成,帮忙填报志愿势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一面与考生深入交流了解其需求、爱好和意愿等主观信息和分数、位次和学科优劣等客观信息,一面要依据考生情况去收集学校往年报录情况、口碑和就业前景等,总结出不同档次的学校集合供考生参考,才算完成“帮忙”。

现实是,这种基于“亲戚”关系的帮忙请求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报酬的。对于一些关系较为疏远,走动较少的亲戚,网友们认为没有义务帮忙。
自己不愿为关系不到位的亲戚无偿劳动,却在长辈亲戚的层层托付中抹不开面子,在不想帮的事实与不得不帮的压力之间苦不堪言,自然毫无行动力。
网友们“不满帮忙报志愿”不一样的理由之间似乎也有一块小小的重合区域, 即这件事本身大概率是出力不讨好的。

责任感较强者会为之付出较多的时间精力,由于多数情况没有报酬,获得的回报仅仅有或多或寡的助人之乐而已。但这种快乐也有风险,一些考生或家长无法描述清楚自身的情况和需求,他人在错误的信息基础上提供的报考建议如果不适合考生本人并使其在大学生活中沉浮挣扎,之前的善意帮助反而可能遭人怨恨。
这样看来,帮亲戚填报志愿大部分时候确实出力不讨好,面对关系一般的亲戚前来请求,下意识想拒绝的心理无可指摘。

亲戚的信任,报考的重任:大学生难以承受之重
报志愿“找亲戚帮忙”的传统由来已久。好不容易考来的分数作为换取锦绣前程的唯一筹码,这场“交易”只得慎之又慎。
“大学教授”亲戚不常有,“大学生”亲戚常有,在读大学生应是最常被拜托帮忙报志愿的群体。

即便抛开具体的意愿不谈,帮忙报志愿真的是在读大学生可以承担的任务吗?
看遍高考报志愿故事,不禁让人不断感叹“同分不同命”,即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发展前景天差地别的客观现实,同一分数的两名考生的未来发展也会残酷地走向截然不同的地方。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古老的传言所言不虚,当报志愿比高考还重要、还扣人心弦时,大学生稚嫩的肩膀不该被强压上这种重担。

大学生的建议往往是即时的、具体的、基于当前专业现实的,很难做出对某一专业或行业的前瞻性预测。 某一专业当下火热,四五年后成为明日黄花的例子也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又怎能苛责帮忙的大学生当时不具备本就不该具备的时代眼光呢?
此外,“不要介入他人因果”的处事观念氤氲在互联网中已有不短的时间,这种独善其身、避免过度内耗的人生观深受因面皮薄、不懂拒绝而吃过亏的年轻群体的认可。 “帮忙报志愿”显然对他人命运的介入过了度,不得不让人仔细掂量。
报志愿的极端重要性、大学生阶段能力的局限性和处事观念的革新三下叠加,亲戚信任下的报志愿重任已是大学生难以承受之重。
因此,要求大学生无偿帮忙报志愿不合适,如果一定要在这件事上咨询他人,咨询更有经验的高校工作者或者付费咨询张雪峰等专业人士形成契约约束的服务关系都是更好的选择。 大学生和考生在年龄和心理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和接近性,其建议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

如果一定要找大学生咨询,还需深思熟虑,抛弃对大学生神通广大的不合理现象,降低期待,具备结果自担的自觉意识,而非仅仅因为“不用花钱”这种世俗的理由,不然无论是考生前途抑或是亲戚关系,都有可能产生不如愿的结果或额外的纠纷。

人生没有最佳道路,也不太需要他人建议

事实上,报志愿这种决定自己命运的事更要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而非倚赖任何其他人。
高考和报志愿的魅力在于,慎重的、果断的、谋划已久的和随波逐流的选择混杂在一起,经过反复权衡或一念之差之后,无数人的命运被打乱又重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走向了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高考再重要也无法等同于整个人生,高考的结果也不能必然左右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就像完全同分的两个考生同样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性,仅仅因为恰巧高考同分,用一套报考建议对待的话合理吗?他人可以了解你的分数、你的特长和你的志向,但无法得知在你心中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比例,无法得知走出学校之后你想获取高薪过上富足的生活还是带着满腹学识和满眼的阅历去做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事。
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争论无止无休,两者没有高低之分,也绝非完全对立,但分别占据多重的位置很少有人能有冷静清醒的自我认知。 自己都无法完全了解自己,怎能寄希望其他人为你提供人生的满分答卷?
人生没有所谓最佳道路,哪个选择都会有遗憾,也难保不会后悔,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能通过自己在人生的实践中用经历拼凑得来。 或者不再瞻前顾后,坚信最好的那条路正在脚下。

电影《普罗米修斯》中有一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这意味着人生不是一列既定路线的列车,而是恣意奔跑的马匹,可以依据内心的声音拒绝任何一种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可以随时转变方向。既然死亡是唯一终点已经确定,撒欢儿似的潇洒人生可以在两点之间画下自己中意的缤纷曲线,而不是画下一条无趣的线段,僵直地连接降生与死亡。
人生是不太需要他人建议的,带着自己的全部感受去思考、去经历、去体悟,在过程中去大笑、去流泪、去感动、去失落、去遗憾、再去完满自我的意义,这就是最好的独特人生。

而高考和报志愿仅是人生道路上众多节点中的两个,即使未能完全如意,也只是生命花园中的两只小虫,不影响你整个人生的芬芳。


本学期,我在交大城市学院传播系说了几次话,作为记录,他们发到了系群“未来传媒人”里。“明德新声”编辑看到后,希望转发到这个公众号,跟更多的网友分享、交流。一开始我有顾虑,是工作指导,没什么特别值得炫耀之处;再说,每到毕业季,校领导、院领导的毕业寄语纷纷上网,蔚为大观,也成为相互比较的文本;我不想蹭热点,也无意强灌心灵鸡汤,更不想引起网友观感上的不适。但编辑说了,咱一直本着“我思故我在”“我手写我心”的初衷,真心分享,真诚交流,真情切磋,一直坚持几年了,没什么不妥;即使和“热点”相撞,则说明我们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更便于交流;还有,你说的那些话,是你的人生体会,很接地气,符合咱们“明德新声”的要求。这说法好像在理,恭敬不如从命,于是稍作改动,照搬过来。每天一篇,连发四次,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undefined

迈向多彩世界 塑造美好人生

——毕业寄语

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从今年开始,城市学院传播系新生入学一定有欢迎会,相当于系上的开学典礼;毕业离校时有欢送会,相当于系上的毕业典礼。对大学生而言,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一场好的活动会像一堂生动的课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除了仪式感,更多的是培养大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年寒窗苦读,今朝收获满满;迈向多彩世界,塑造美好人生。在你们即将离开校园之际,我以过来人、以系主任的身份,从经验出发,从细微处着眼,寄语传播系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的200名毕业生,愿你们一帆风顺,都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学校和社会不一样,在学校,有老师的指导,有同学的陪伴,基本不存在残酷的竞争,温馨、温暖、和谐、和气是学习生活的主基调;走上社会以后,虽然也有领导同事的陪伴,但自己能力水平的独立展示、情商智商位商的相互支撑、与集体相融又不失个性发挥则显得至关重要,效率、效益、合作、竞争就变成了工作生活的主基调。因此,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相信自己的能力,克服自怨自艾和躺平心理。只要用心用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生活工作不如意,就努力去改变。始终坚信:别人能做好的,我也一定能做好,甚至比你做得更好,因为我并不比你差。自信并身体力行,勤奋并注重效率,只会成全你、成就你,不会让你失望。

第二,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上小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起,我就认为自己不是做大事、成伟业的料,就经常提醒并鞭策自己:如果小事不愿做、做不好,那人生就会失去意义,生活就会失去乐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件一件做好小事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让做好小事成为工作生活质量的检验,会让你永远处在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昂奋状态,会不断成就你的事业,美好你的人生;会不断激励着你朝着做大事成伟业的方向前进。

第三,积极融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始终相信与人为善总能得到善的回报,始终相信社会总是可爱的、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成才的机会,积极融入社会融入人心,在融入中找到工作的空间,在工作中找到发展的快乐,在发展中找到收获的满足,在收获中提升人生的价值。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和事常有,不要因一时一事而影响情绪,不要把主观想象当成客观事实加以较真,不要把自己陷进无聊的琐事和伤情的烂事之中不能自拔,学会无视,学会远离,学会与优秀者携手同行,学会在团队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并成熟自己。虽然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庞杂、真假混淆的时期,但始终相信主流的力量一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主流的声音一直与我们时代同频共振,始终相信美好的事情就要来临。

第四,不随意率性,做有责任心的人。管控情绪,修炼性格,让自己轻松,让别人舒服。人生奋斗的目标无非是开心快乐、幸福美满;那么,让所有关心你爱护你的人不断分享你的荣光,让你的所作所为不断滋润亲朋好友、同事战友,进而做到美美与共,和谐持久,同样是人生乐事。对社会对单位对亲朋对同事,永远心怀感恩充满敬畏,永远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永远尽己所能助人为乐;不要以一己之主观偏颇评价人和事,更不要情绪化非理性地指点江山评判一切。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貌,你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你触摸到的不一定是精髓,你认为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客观地分析并给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正是我们的专业优长所在;因为,我们是受过专业教育、具有信息评判能力、掌握了媒介素养技能的城院传播系学生。相信你们不会随波逐流丧失自己。

undefined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网友对四个汉字的解读,很有启发,送给大家。其实仔细回味,我好像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觉得可以共勉。

第一个字“静”,安静的静,“静”字的另一半是“争”,越想与人与社会争抢争斗的时候,心越要静,静思默想,不会让你冲动盲从迷失方向

第二个字“稳”,沉稳的稳,稳字的另一半是“急”,人越急时,心越要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与其急中出错,不如事前三思,稳扎稳打。

第三个字是“忙”,忙乱的忙,忙字的另一半是“亡”,人越忙时,越要照顾好自己,别瞎忙,别毫无目的地忙,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没了健康一切都是空的,切记,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别说你现在身强力壮,精力充沛,还是要注意张弛有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四个字是“忍”,忍受的忍,忍字的另一半是刀刃的刃,人在特别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丧失理智,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记住忍一忍再说再做,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害人更害己!世上最难买到的是后悔药,非理性暴力化,往往是“不忍”的结果,也往往是悔恨的根源。

我想,把这四个字牢记于心落实于行,会让你变得更加理性成熟,会在繁杂混沌的现实世界找到更好的生存之道,更会成为一个稳重大度受人尊重的人。

第五,母校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我来传播系时间不长,对同学们的了解不是太深太全,但每每看到我们的同学在老师们的辛勤指导下获得各种荣誉、奖项,看到活跃在校园内外多种媒体平台上传播学子的身影,看到课堂上慷慨激昂的争辩声情并茂的表达和对热点事件的冷静分析,看到播主专业练早功的情景,特别是参加了几次同学们的朗诵会、专业汇报演出等活动,我对我们的同学发自内心的点赞:多才多艺专业风范,有板有眼把握到位,特别是同学们对我们专业课老师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戴之情更是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并把我们同学的表现极力推荐给学校领导,让他们也多多的关注我们了解我们关心我们激励我们。因此,在这里,我有个提议,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让我们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送给全体专业课老师、送给辅导员老师、送给办公室的所有老师,同时送给我们的母校城市学院和我们温暖的大家庭传播系!

是母校培养了你、成就了你,给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你虽然将要离开母校迈向新的生活,但离校不离心,母校一直在静静地注视着你关心着你支持着你,期望着你工作尽心尽力人生无怨无悔。那么,常回来看看,跟培养你们成才的老师们诉诉衷肠,跟默默注视着你们的学弟学妹们说说体会,跟你们心心念想的传播系、城院提提建议,让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更高远,成效更突出。我想,有你们的奋力拼搏出色表现,“以你为荣”定会成为我们两个专业的骄傲,成为传播系的期望。

谢谢你们!祝你们前程似锦!

——2023.06.20传播系毕业生欢送会上的讲话


凝心聚力 稳步发展

undefined

今天我们召开传播系学期工作总结会,这不是形式主义、走走过场;是传播系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不管是个人还是传播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才能保证我们的发展不会盲目,不会盲从,不会失去方向;对我们个人而言,不管哪个口子上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老师、办公室老师、系务会成员——匆匆忙忙、紧紧张张一个学期,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是对的还是错的、是直的还是弯的,有什么收获,为什么会有收获;有什么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足;我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我,明天的我又将会是一副什么面孔,对此来个回头望,认真总结、反思、展望一下,以期让我们下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发展得更好一些,能力和水平展示得更多一些,不足和遗憾更少一些,得到的肯定、认可和赞扬更响亮一些,一句话,我尽力了,收获了,发展了,满意了,我问心无愧。有句话叫“总结好大有益”,总结不是要陷入过去不能自拔,而是要展望未来更好发展,这就是总结的意义。
当然,今天开这个会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层意思,向这个学期每一位为传播系的发展而付出辛劳汗水的专业课老师、辅导员老师、办公室老师们道一声感谢:大家辛苦了!
传播系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传播系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辛勤工作,离不开大家的精诚团结、协作支持,离不开以系为家以系为荣的思想情怀。站在系主任的角度,每位老师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各自承担的工作,就是对系上的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一直心怀感激和感恩,也在不断地提醒并督促自己:如何才能不辜负老师们的支持,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刚听了吴越副主任、主任助理马岚和专业负责人高宇、主任助理杨耀聪、办公室主任孙晓斌的工作汇报和感想、工作设想和要求,大家能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发展与进步,应该为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点赞!更为几个口子负责人在管理工作上的成长成熟、大胆负责而点赞!今年我们的就业率、考研升学率、各种专业竞赛获奖率等等,都处在全校前列,有些是开创性的。时间关系,这个学期取得的成绩我不再一一列举,如果有必要的话,建议马岚将这几个总结发到系网上,让更多的老师学生、社会各界对我们系有更多的了解,有更多的关心,有更多的支持。

undefined

在这里,还有两点需要补充。
一是系上的工作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给我们配备了副系主任,增加了办公室工作人员,这在传播系发展历程中是重要事件;同时,我们又增加了两位专业课老师,有了新生力量。这是从人力资源上获得学校实实在在的支持。干任何事情,人始终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人,许多想法会落空;没有优秀的人,许多目标就很难变为现实,并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希望大家都能以主人翁姿态发挥独特优势,勇挑大梁,积极主动并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为传播系的高质量发展尽职尽责。
二是我们系的老师对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学生对老师的感激感谢发自内心。我重回传播系工作一年半了,这个感觉非常明显,常常发自内心由衷感叹。我们两个专业特别是播主专业每年要办多少场活动,老师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常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学生答辩不理想,我们的老师在做好自己的指导工作之后还要帮助其他老师一起来指导来提升,又要付出多少?还有招生宣传、学生军训等等,一种勇挑重担、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工作的氛围形成了,老师们也已习惯成自然了。而这些,都是在无资金支持、无额外工作量计算的情况下的无私奉献,这就是我们传播系的精气神,是我们的系魂,有了这种氛围,有了这种奉献与奋斗的作风,传播系何愁发展不好!因为,处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内,处在这样好的氛围里,与优秀者在一起,自己不变优秀都有点不好意思。功成不必在我,但传播系的发展绝不能少了我的一臂之力,而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当然,系上的发展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前面几位都讲到了,比如,教学科研发展不均衡问题、老师们进步快慢成绩强弱的问题、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成效提升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但愿到年底我们再开总结会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有明显的改进。对此,我是充满了信心的。

暑假快到了,祝愿大家过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假期,同时也不要忘了闲暇之余备备课、写写论文、想想课题。做到休闲不休心,休闲不休私,休闲不休干,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充实而快乐。

——2023.06.28传播系学期工作总结会讲话


提升自己 品学兼优

undefined

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你们在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标上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做出了示范;

也向为同学们奋力前行默默付出、不断加力加油的辅导员老师、专业课老师和办公室教务老师表达感谢,正是你们的润物细无声的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耐心细致的日常工作在不断激励、引领着同学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踏步向前;

同时,也向在座的所有同学送上嘱托,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做最好的自己,做品学兼优的自己,无愧于青春年少,无愧于父母的辛劳养育,无愧于学校的全力培养,无愧于社会对我们的殷殷期待。要始终坚信,你能做的,我也能做,甚至比你做得更好,因为我并不比你弱;你能获奖,我也能,因为我也很努力,我懂得努力提升自己,永远比仰望别人有意义的道理,明年的领奖台上,说不定就有我的身影。我想,我们要有这种自信,要有这股奋发有为的力量。我们并不是有多大的能力才能有多大的梦想。梦想也许不是都能抵达的彼岸,但它可以是我们瞄准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有了梦想的指引,我们想抵达的终点会不断前移、视野会不断更新。当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越来越靠近梦想的时候,我们已经变成更好的自己。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就是在这种良性竞争的推动之下,才会出现今天比昨天更好,今年比去年更有收获,当代比过去更加美好和充满诗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年时逃掉的学习的苦,后来都变成了生活的累,学习和应用、能力和水平、道德和品质才是解决人生难题的终极答案。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做最好的自己,从养成这些自我提升的习惯开始,然后你会发现,当你变得优秀的时候,世界也充满善意。有一句话说:“笨人总是去找别人的错,聪明人只会找自己的错。”许多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些麻烦和困难时,总喜欢从外在找原因。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当你开始抱怨别人、抱怨外部条件环境时,就可能失去了改正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不断去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不足。

有一句话这样说:“成长的意义在于增加人生阅历,丰富生命体验,不断觉察自省,无限接近成熟。”人为什么要不断成长、不断提升,因为时代在进步,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提升情商,提高修养。“年龄越大,越没有人原谅你的低情商。”随着时间增长的,不应只有年龄,还有为人处世的情商和修养。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有好奇但不冲动,有激情但不激进,有异议但不独断,有争论但不失去理性和逻辑,正如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所言: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等待,许多事情现在都不能着急;坚守,不能在一片混乱之中就跟着大家走。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要学会换位思考,一味站在自己角度看别人,犹如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得出的结论可能片面、狭隘,冲动之后的结果可能会让你付出沉痛的代价。要多以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感受别人的难处,将心比心。海乃百川,有容乃大。

同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永远与人为善,心怀感恩,记住别人的好,既是珍惜别人,也是温暖自己。心中有爱,眼里所见都是阳光灿烂,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心中有景,目光所及都是无限风光,所谓“看海则意溢于海”。有朋友喜欢摄影,微信群里经常能看到他随走随拍的五彩缤纷的景观,别人问:咱们同样的手机,为什么你拍的景比我拍的好看?他说,第一,拍摄技巧;第二,心中有爱,处处美景。我觉得第二句话说得特别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有心有情有发现,你会永远陶醉在多彩世界的美好与奇妙中。

今天是表彰会,为什么我要拉里拉杂说这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要输在终点线,获奖已成过去,未来的路还长,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全面发展、更加优秀的自己就在前面,因此,祝愿我们的同学百尺竿头更进一层;祝愿我们的老师所有的付出都有如愿的回报;祝愿我们的传播系生龙活虎蒸蒸日上。


——2023.03.28于传播系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如果你最近有上网冲浪,相信一定会关注到这么一所大学,它号称“超越985、211”,却只要200多的录取分数;“成立”不久,却校友遍地,引得众多学子挤破头加群;仅一声号召,便有百万网民自愿掏钱包支持。


甚至在最近,它还开设了新传专业。  

没错,它便是大名鼎鼎的“山河大学”,   尽管其目前仍只是看似的“精神乌托邦”,但朴素、厚重的理想承载于其身,便似让人看到了无限希望。  

何谓“山河大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山河大学,之所以谓之“山河”,并非仅作祖国山川大河之考量,而是山西、山东、河南与河北四省考生集体声音的呼唤,共同塑造出了这样一所“由河南、河北、山东与山西四省联合创办”,以“致力于解决困于不公之中的山河四省学子,让每一个山河四省学子都有学上”的想象中的共同体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山河四省交界处,仅开设考公、考研两个专业,年招生350万余人,以鲜明的特征回应着四省学子的期望。

 
为何会有“山河大学”?

“教育资源,难以言说之痛”

山河大学之源起,并非只是网友玩梗,社交网络裂变,网络文化加温下的偶然现象,而是社会心理、集体记忆酝酿下的必然结果。  
 
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作为地理位置相邻的兄弟省份,拥有着人数众多的高考考生(约占全国高考总人数1/4),但是在大学教育资源上却缺乏优势。如高考大省河南,其高考人数一直在全国范围内稳居高位,在2023年更是达到了各省中最多的131万(不完全统计),而其省内仅有两所双一流高校(包含一所211院校),其他三省情况亦类似。  
这样的问题存在已久,是历史政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非短期所能解决,而这也成为了“山河四省”一直以来的“难以言说之痛”与“敏感话题地带”。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河大学”显然直接揭开了这块伤疤,唤起了“山河四省”乃至更大社会范围对于教育公平的希冀与记忆。庞大且长期潜伏的教育资源需求,耦合上考生高考失意后亟需宣泄的情绪,难免与相对惨淡的分数、报考志愿现实形成激烈碰撞,在高考结束这个节点爆发出强烈的舆论能量。  

“高考失意,才是多数人的现实”

“山河大学”一梗最早起源于抖音网友,看似逼真且详细的大学介绍一下以最为直白的情感诉求撬动了万千学子沉寂已久的心。时值考试结束,高考出分,在各式媒介前台耀眼的 600+ 高分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众多考生隐藏的失意与不甘,这其中自然有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但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一巨大议题驱动下,考生的集体记忆、情绪记忆难免被唤起,使得主观因素让位于客观因素,教育资源问题成为了主要的讨论点,亦成为了主要的情绪宣泄口。  

 
在这样的归因心理与情感诉求下,“山河大学”便不再只是网络空间中虚拟的寥寥四字,而是在情感意义的赋予下成为了一种情绪图腾与符号借着社交网络的裂变式连接将一批批心怀不甘与期望的考生凝聚在一起,使其形成了拥有强力情感纽带的情绪共同体,为“山河大学”相关话题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用户与情感基础。  

“我们真切地希望能拥有一座大学”

以情感为纽带,借着社交网络流量机制的广场聚合效应,一大批“山河大学”的拥趸者形成了想象中的共同体,他们定校训、制校徽、畅想这所新大学的远大前景,创专业、纳新人、搭建这所新大学的坚实地基。  

 
通过符号互动,个体不仅在享受符号创造、消费本身的欢愉,更是为其背后的意义建构所吸引。   校徽、校训、各式社群、录取通知书……,这些符号均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所具备的组成部分,因而这些符号的创造、互动与传播一定意义上切实将“山河大学”的实体勾勒在了万千学子面前,给人一种触手可摸的非真实感。  

“一场社会范围久违的教育大讨论”

实体符号的构建、真切诚挚的情感,难免在对于教育关注的集体记忆加温下形成“破圈效应”,引发越来越多个体的关注。自此,“山河大学”不再只是高考失意学子寻求心灵慰藉之处,而是成为了社会探讨教育资源分配、教育公平问题的合情合理之所。  
 
于是便有了新京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呼唤“倾听其背后的声音”、搜狐新闻等门户洞察“个体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希冀和构思”、各式民众直抒胸臆,呼唤“高教发展”、“教育资源调整”。带来了一场持续而又热烈的关于高教问题的网络讨论与美好畅想。  

 
如何看待“山河大学”?

一个突然而不荒诞的梦想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类似于其他热点事件的快速发酵与冷却,“山河大学”的热议生命周期也相对较短,从“建校到开完第一届职工大会只用一天”到一周时间内逐渐退出热榜,退出舆论视野,本该产生更为广泛深远影响的舆论事件却因为热点的自然更迭等原因未能发挥其应有效力。  
 
也许会有人质疑这是一场闹剧,甚至直指其可能引发分裂与对立问题,热度退散本就是好事。但“山河大学”之类表达不过是开放网络环境下真切民意的朴素流露,是一种相对温和且委婉的意见与情绪表达。面对这样的声音,一味打压、质疑、甚至封堵删皆不可取,唯有重视之,正确引导之,方不至于使其走向极端的对立面,也方能回应民生之所需。  
 
比如在这样一次事件中,众多学子对理想中的大学提出了诸多期待,也自发组织创建了诸多大学专业相关社群,其中有效的意见本身就可以成为高教改革发展的重要参考方向,大学专业相关社群也可在有效的管理与引导下成为学子间互通学习资源,共同进步成长的正向空间。因而与其怀疑甚至害怕之,不如正视其背后的问题,真切地回应与解决问题。  

 
结语

“我们,已经在路上”

“山河大学”之成立,表面上看是高考结束后众多学子消磨时间的造梗玩梗之举,但其背后却深刻地映射出了更为复杂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平等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已久,其缓解乃至解决注定难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久、系统与结构化的解决方案。但时间略长绝不等于不能解决,高教改革发展绝非触不可及。  

 
比如在7月   6 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时,便就“山河大学”相关问题作出了回应。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教育部也关注到了关于“山河大学”的问题,面对如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问题,   教育部将会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山河大学”绝非在云端,更不是乌托邦,而是一个“突然而不荒诞的梦想”。随着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招收351名研究生,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85”高校相继宣布落地郑州以及“山河四省”多所新大学的筹建,教育资源分配、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与回应便已经在路上。


近一段时间以来,Citywalk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在小红书平台中以Citywak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已有50多万篇笔记。

据DT财经和D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旅游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与躺平式旅游、就地旅游、户外旅游、跟老年团旅游、“特种兵式”旅游等几种新型旅游方式相比,有82%的人想尝试Citywalk,人数远远超过了其他种类的旅游方式。那么Citywalk到底有何种魅力呢?

什么是Citywalk


Citywalk翻译成中文可以译作“城市漫游”。“漫游”和“漫游者”是源自19世纪欧洲城市文化的特殊概念。说到“漫游”一词,很难不想到本雅明对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笔下的“漫游者”的阐释。在他看来,波德莱尔笔下的“漫游者”,以一种“闲逛者”的意象观察城市,在类似于“拱廊街”的奇观化场所中,寻找与沉闷无聊的现实相异的游逛和消费作为补偿。“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一个侦探……他仅仅是看上去十分懒散,但在这种懒散背后,是一个观察者的警觉……他形成了一些与大城市的节奏相一致的反应方式,他能捕捉转瞬即逝的事物;这使得他把自己幻想成一个艺术家。”在19世纪,巴黎城市的漫游者抵抗着资本主义的现存秩序和劳动分工,城市漫游者们通过行走的艺术对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现代性自我的禁锢,以及商品消费主导的城市生活对现代性自我的物化。


当下流行的Citywalk是一种起源于英国的旅行方式,旅游者行走在一条独特的城市路线上,用双脚探索,深入城市的肌理,贴近城市的呼吸,感受城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气质。与传统的“跟团游”、前些年流行的“打卡式”旅游以及前段时间爆火的“高强度”特种兵旅游有所不同,Citywalk强调的是“随心所欲”“慢节奏”,以及“沉浸式”的体验。


为什么Citywalk会流行

社会心态的转变。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加追求一种松弛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束缚,人们更加崇尚一种自由感;在流水线生产出的物质和文化世界中,人们更加愿意找寻一种独特感。和三两挚友漫步于一座陌生的城市,随意游走在街头小巷之中,不刻意规划行程,不被打卡景点的路线所束缚。累了就走进街角的一家咖啡厅小憩片刻,饿了就寻找巷子里的一家人气小店探索,不知往哪里走了就在路口猜拳决定方向……与其说Citywalk是一种新的旅行方式,倒不如将其视作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人们向往生活在走走停停的慢节奏里,没有目的本身成了目的。


提供具身性体验。具身性源于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他认为身体是在世界上存在的媒介物,拥有一个身体,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就是介入确定的环境、参与某些计划和继续置身于其中。在Citywalk的过程中,城市的地理空间与场景、旅游者的身体体验等要素都被凸显出来,身体作为一种媒介接受并处理着城市传达的人文气息。Citywalk为旅游者们提供了一个以“身体”为媒介嵌入空间的视角,在身体与城市的互动间产生情感体验,使人与周围环境的疏离和隔阂逐渐消融,从而进一步对城市产生认知,建构出自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多感官的深度体验 Citywalk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深度旅游体验。回归于最原始的出行方式,用脚步感受城市的温度,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中的感知会变得更为敏锐。不同感官的感受交织混杂在一起,赋予了Citywalk独特的体验。也许只是路边蜷缩的一只小猫,也许只是空中飘落的一片树叶,也许只是空气中弥漫的一股芬芳,也许只是街口的一阵微风,亦或者只是与路人的一次对视,与摊贩的一次交谈,你都会注意到并存留于记忆中,将这些感受拼凑成独属于自己的城市回忆,建构起自我认知中的城市人文景观。

对消费主义的厌倦。 对消费主义的厌倦也是Citywalk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消费主义思潮的作用下,网红城市、网红景点、网红打卡地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受到旅游者们的追捧,但当人们实际前往后,体验却大不如营销宣传中的样子,才发现自己早已掉入了网红商家们设置的消费主义陷阱。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对网红城市、网红景点、网红小吃等一切和网红沾边的东西嗤之以鼻。而Citywalk是一个随意漫步游走的过程,恰好为旅游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Citywalk与城市地方感的建构

踏过青砖铺就的小路,抚摸城市中的老建筑,穿梭于当地的集市,独属于城市的历史印记和人间烟火闪烁在老旧的砖瓦上,浓缩于小贩的叫卖声中。城市空间与旅游者们的主观认知密切相关,大量身体知觉的卷入使旅游者们和城市空间建立起特殊的情感关联,形成了段义孚所讲的“恋地情结”,即人类对物质环境的情感纽带。Citywalk让旅游者们在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实践中建构起与城市的情感纽带,它不仅仅是一种流行趋势,更表露着一种旅游者对城市的热爱和融入。

Citywalk除了能够在旅游者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实践中构建起城市的地方感,在媒介空间中也有构建城市地方感的作用。使用小红书随便搜索一座城市,就会出现很多该城市的Citywalk笔记。社交媒体时代中,人们会热衷于分享出自己的经历,而这种以影像为载体的媒介化生产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空间地方感的定义,是一种经由媒介化的空间再生产过程,即“空间媒介化”。每一篇Citywalk的笔记都是旅行者与城市互动的独家记忆,一篇篇笔记汇聚在一起就在媒介空间中勾勒出了城市的形象,构建起城市的地方感。因此,当下也存在一批渴望去某一城市漫游却因现实因素无法实现的人们,他们演变为依赖媒介影像技术的“媒介漫游者”,将对城市景观的在场欲望投向了新媒介技术所建构的媒介空间,在媒介空间中构建起与城市的情感纽带。

当下,Citywalk因其松弛、自由、独特的体验被大家追捧,但我们也需要警惕再次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网络上搜索出的Citywalk路线、推荐的Citywalk小众美食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网红”,再次束缚住我们的选择,从而使我们违背Citywalk的本心与初衷。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
[2]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
[3]金圣钧,李江梅,李宇皓等.空间漫游与想象生产:在线影像中“网红城市”的媒介化建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30(05):53-74+127.
[4]褚传弘.身体漫游、朗读仪式与文化社群——新型城市读书会的地方情感研究[J].阅江学刊,2021,13(02):108-118+123.

接到师姐的约稿之后,我便打开了回忆的“魔盒”。在国外求学的这些年,有过辛酸、有过欢乐,现在回忆起来,一切都珍贵且难忘。
学:自由与严谨

有些小伙伴可能看过《带着爸爸去留学》,这部剧的背景就是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剧中一些内容与真实的留学生活还是有所出入。

在学习上,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有着巨大差距。在美国,学习是有着高度“自由度”的,绝大多数的课程安排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这种自由度释放了学生的潜能,也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同时,这种自由并不是没有边界的,一旦你进入到所选的课堂里,老师的教学体系都是很严谨的。这种严谨同样还体现在美国学校对于考勤的高度重视。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如果考勤未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学生就直接被劝退了。如果两个学期的GPA低于3.0也将会面临休学的处分。在这种自由与严谨高度融合的模式下,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很多国人认为,美国学生都不爱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其实,这种说法有些夸张。美国的学生学习也很刻苦,他们致力于解决实践问题的钻研劲头一点不比国内的学生差。

教:开放式教学


就我在美国的经验来说,他们的课堂是开放式的,每节课的内容都很充实。我在国外学习的是传媒专业,我所学的课程就十分广泛,从拍摄到剧本撰写,从主持到导播,从广告到传媒历史……学习的过程是比较辛苦的,但庆幸于这种模式,培养了我们全方位的专业能力。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普遍年轻有活力,我在高中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校没有设置体育老师,而是由每名授课教师带一个运动项目,这种教学设计让老师和同学就算走出课堂,也能打成一片。

相对国内的内敛来说,国外的课堂上气氛更加热烈,大家相互讨论、畅所欲言,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家往往脑洞大开,各种奇思妙想也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专业:兴趣与现实


我所学是传媒专业,与新闻专业有着较大差异,但作为相近学科,我对于国外新闻专业也略知一二。


在美国,新闻专业已经呈现出跨学科的趋势,在智能设备、大数据、数字媒体和自媒体融合并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确保新闻传播的效率,国外专业培训中引入更多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来培养学生新闻传播与分析能力。在美国的新闻专业培养中,本科阶段侧重是对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研究生阶段,则对专业技能有着更为具体细化的要求,这方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相关大学官网查询。


美国新闻专业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除了传统的媒体行业,大型跨国企业的新闻媒体公关部门、新媒体门户、公关传媒行业,娱乐行业,以及电影行业等,都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论是前途还是“钱途”都值得看好。


对于专业选择,我认为,兴趣最为关键。兴趣是一个人求知欲和行动力的源泉,如果对某件事是感兴趣的,那么我们会激发出自身无限的潜力,并且会长期保持专注。当然,在选择专业时,也要统筹考虑兴趣与现实,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选择,相信我们一定会坚定走下去。

最后,我想用一句古人的话,“路虽远,行则必至”,不论我们身处国内国外,保持持续学习的劲头十分重要,因为漫无目的生活会让人由内而外的颓废和疲惫,而我们一旦有了目标,就会向着远方卖力而行,要知道:最快的速度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小伙伴们对于美国的留学生活有任何好奇,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为大家做出详细的解答~


“搭子”式社交在年轻人中突然爆火。 “搭子”意指因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成的社交关系,主打“垂直领域”和“精准陪伴”。口味相近的人组成饭搭子、考研过程中有学习搭子甚至连看剧都有吐槽搭子。与“朋友”不同,“搭子”不是全方位、全功能型的存在,“搭子”不一定要形影不离,也不需要亲密无间,“搭子”之间在兴趣与需求相近的前提下,形成了一种奇妙又短暂的默契,享受着彼此提供的认同和支持。
从交朋友到找搭子

从朋友到搭子的变化,展现了当代年轻人交往方式的明显演变——深层社交逐渐向浅层社交转变。找搭子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同时也是年轻人在应对融入不同社交群体时的一种策略。 这种转变的动因可以部分归因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虚拟交流的影响,这促使年轻人更倾向于建立短期、表面的社交联系。然而,这并不代表深层友谊不再重要,而是 体现了年轻人多样化的社交需求以及应对社会变化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需要有人陪伴、共同参与活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在这种前提下,寻找搭子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没有深厚的友谊,人们也会倾向于先找一个靠谱的搭子,以满足合作和互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年轻人在社交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和挑战。虽然浅层社交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削弱了深层友谊的发展,但这也体现了年轻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应变能力和多样性的交往需求

“搭子社交”的深层原因

数字化时代的情感稀缺
1.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大量的人进行联系,但这种联系往往是表面的、短暂的。人们习惯了快速的信息交流,社交媒体上的关系也容易变得更加肤浅。

2. 时间和压力: 数字化时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们的时间被各种任务和活动占据,难以找到充足的时间去维系深层次的友谊。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等也影响了人们投入到深入交往中的能力和意愿。

3. 选择多样性: 数字化时代使得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不仅在社交关系中,也包括娱乐、兴趣等方面。这种多样性可能导致人们更愿意尝试不同的社交关系,而不是投入大量精力维系几个深层次的友谊。

4. 安全感和风险: 深层次的友谊往往需要更多的投入、信任和情感交流,这可能会让人们感到脆弱和容易受伤。相比之下,与搭子建立的关系可能更轻松、低风险。

5. 虚拟亲近感: 虽然社交媒体等技术让人们能够保持联系,但它们也可能制造出一种虚拟的亲近感,使人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社交关系,从而减少了对深层次交往的需求。

因此,数字化时代的情感稀缺使得人们更趋向于寻求短期、表面的社交关系,从而导致了从交朋友到找搭子的变化。

离身化传播的客观限制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日益依赖科技和在线平台进行交流,这种离身化传播方式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影响了人们建立深层次友谊的能力和意愿。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释为什么年轻人更倾向于找搭子而不是建立深层次的友谊:

一是缺乏面对面交流: 离身化传播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介进行,但它无法完全传达出面对面交流中的情感、表情和非语言信息。这使得人们在虚拟交流中难以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同时这种沟通是比较片面的, 离身化传播通常只能传递信息的一部分,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态度。这可能导致人们只能在表面层次上了解彼此,而难以建立深层次的共鸣。

二是因为信息过载 :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导致人们面临大量的信息和信息碎片,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深入的交流。人们可能倾向于寻找更快速、简洁的交往方式,而不是投入时间去维系深层次的友谊。

因此,离身化传播的客观限制,如信息不完整、缺乏非语言交流、社交焦虑等,导致了从交朋友到找搭子的演变。虽然数字化时代的社交方式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也带来了一些限制,影响了人们建立深层次友谊的能力。

社会结构的流动性变化
我国对社会的研究其实是来源于国外,传统的中国只有村庄、宗族,而没有社会。在之前,社会的流动性较慢,社会速度也较为平缓,“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现实情境成为可能。时间和空间上缓慢的流动,使得连朋友都是村子里固定的几个人。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机器的出现胁迫了人们的时间,从自然时间的自由转向了钟表时间的束缚,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觉得时间越来越快,形成了罗萨口中的“加速社会”。多屏工作、双线程的展开是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科技越发展,人们却愈加抓不住时间,更不用说有交朋友和维系感情的时间。时间流动迅速的同时社会结构在空间上也在流动。火车、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带人穿越了空间,现代人走出了以往的村庄和宗族,走向了更广阔的地方。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年轻一代的人与上几辈的人相比,频繁换工作,换职业,在这样的流动中每段时间接触到的事物不同,所以很难形成一个长久的朋友,而我们这一代人仿佛也习惯了流动,搭子的存在至少可以保证不孤单。
作为搭子的机器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元宇宙到ChatGPT,从程序到大模型算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产品都想要实现一个终极目标:类人的机器。与人高度相似,甚至在情感上。学者彭兰也在不停的倡导:人机共生的理念。这是后现代主义的追求,将机器放在与人的主体性相并列的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人际传播变成了人机传播,人与机器的关系愈加密切。同时,也有研究者表明,手机其实是最了解你的人,所以,慢慢地机器都变成了现代人的搭子。可是机器真的可以代替人类,人机传播可以代替人际传播吗?从情感上来说,机器本身无法赋予情感,也就无法拥有跟人类一样的同理心、共情力。因此,即便是机器陪伴着我们的今天,它都只是一个“搭子”,其感情模式远不如人类。

行文至此,我问ChatGPT“你有朋友吗”。它说:我没有朋友。
我又问道,“你会因为没有朋友而难过吗”。它说,不会。

机器可以没有朋友和搭子,但是我们人类需要这种感情。无论搭子、朋友或是亲人,我们唯一追寻就是陪伴,在寂寥的世间有牵挂、有勾连、有情感。

前段时间,张雪峰老师关于新闻学的言论沸沸扬扬,有关要不要学新闻的争论甚嚣尘上,甚至直接导致很多名校的新闻专业招生遇冷。

作为一名历经千辛万苦“三跨”新闻专业、毕业后在媒体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小镇青年,我更想从自己的视角谈谈“要不要学新闻”“要不要干媒体”。

主观感受:学新闻真爽!当记者,真好!

谈到我的工作,首先会不由自主地带入感性视角。

2015年,我成功从一名理科生“三跨”考研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新闻学。 本科学的是与文字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生物科学专业。学得索然无味,成绩不上不下,那时的我很痛苦,对未来也很迷茫。因为从小爱写作文,所以思考再三,决定跨考新闻。

成功“理转文”之后,我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如鱼得水”。读研那几年,学习几乎不怎么费力,成绩却很不错,各种奖项不少,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和校级优秀毕业生。
种种顺风顺水跟本科费力学不好对比鲜明,所以读研期间,对于新闻专业,我的主观感受是:学新闻,真爽!

研二研三的时候,通过假期在新华社、新华网等媒体实习,要当一名记者的目标更加清晰。

2019年,我辞掉公务员编制,如愿进入陕西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

工作时间不算久,但是这些年,我已经辗转报社4个部门、全省4个城市工作。

阳春三月,我在陕南体验过“清明采茶急,茶香满山飘”的曼妙风光;酷暑时节,见证了广袤关中平原上“山村迤逦远浓阴,百亩良田满目金”的收麦盛况,探寻过陕北“地下乌金滚滚,地上绿意浓浓”的矿山绿色转型发展之变;金秋时节,我和同事深入眉县、周至等猕猴桃主产地,挖掘过“禁早令”下陕西猕猴桃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体验过三秦大地处处瓜果飘香的丰收喜悦;时至严冬,我们还到高山滑雪场,同雪场工作人员、政府官员、当地村民一起,细细算过“一座滑雪场带火一座城”现象背后的县域经济账……一次次难忘的采访,都是我最宝贵最难忘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体会到了一份工作带来的现实和“诗与远方”的“有机统一”。

带头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的回访报道,曾在杨凌农高会期间实现了“5天写出4个整版稿件”的自我突破,写过内参反映社会问题,受到省长等省级领导批示并促成问题的解决,代表报社上台参加过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从写不出一篇拿得出手的稿件到成长为业务骨干,从摄影、新媒体、短视频门外汉到可以熟练操作无人机、单反,独自拍摄剪辑出短视频作品,从害怕当众讲话到可以大方出镜,从职场新人到能负责一方业务的报社派出机构负责人……几年间,我实现了非常多、非常快的成长,我想,这些收获是其他任何工作没办法带给我的。

时至今日,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我当记者这几年,我想大概是:有幸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路,进入了很棒的媒体平台成为了梦寐以求的新闻工作者,这条路虽然走得曲折、辛苦,但是内心始终充满热情和力量。当记者,真好!

客观角度:就业市场广阔 金子处处发光

再从客观角度谈谈。

新闻学没有专业壁垒,导致求职难,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这也是大多数文科专业的通病。其实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也在择业方面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据我所知,其他文科专业的同学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不难,但是找一份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不易。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新闻宣传人才,考公考编也有大量供新闻专业学生选择的岗位,所以没有必要把新闻传播类专业看作是就业的“洪水猛兽”。

这些年在基层工作,我听到媒体同行说得最多的就是当年如何辉煌,而今如何没落。

主流媒体特别是基层媒体的生存空间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挤压,新闻从业者的收入、社会认可度、职业荣誉感都大不如前,不过这其实也是很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社会从不缺人,却非常缺乏人才。对于学习新闻专业或者有志从事新闻工作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要学好各类知识,采、写、编、拍、出镜,工作后如果能快速成长为一名样样拿得出手的“全媒体记者”,或是哪怕只是把其中一项能力修炼到炉火纯青,一定会在工作中受到欢迎的,也一定会有“如鱼得水”的职场体验。

360行行行出状元,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适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样适用于媒体行业。
真诚建议:目标明确 前路光明

这几年,见过周围一些不了解这媒体行业、稀里糊涂入行后,对频繁地与各行各业陌生人打交道、高强度写稿而感到不适应,另谋他职的年轻人;也有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后,都能很快进入角色,找到自己人生方向、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的同事。所以专业选择、求职就业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一名“围城”里的人,如果要给想学新闻、正在学新闻和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的年轻人一些建议,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如果你喜欢或是擅长写作,性格外向,喜欢体验新鲜事物,擅长与人交流,并且有不错的学历作为敲门砖能够进入一家还不错的媒体,具有以上条件两条以上的,完全可以大胆尝试干干新闻。

如果你对写作本身不甚擅长,性格较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抗压能力不太强或是不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那也许进入媒体工作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考虑别的出路。

如果有机会,尽量要去高级别媒体工作或者实习。当然基层新闻工作也很有趣,也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开拓。但是对于媒体新人来说,入行在高级别媒体,不但业务水平会进步更快,也更能在工作中找到职业荣誉感,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现在媒体行业其实非常“卷”。刚工作的时候,我把自己定义为“文字记者”。但是几年时间内,在行业高度内卷和工作要求下,我和周边大多数年轻同事一样,无师自通地成长为能写、能编、能拍、能剪的“全能型记者”,所以年轻人入行,要做好前几年会非常辛苦的抗压准备。

我硕士期间的同学,有些早早就确定了要考公考编进入体制,最后如愿以偿;有些想要到大城市去闯荡,见见世面,现在不少也在大厂干得风生水起;有些想回家发展的,基本都能在当地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所以,想要、正在学新闻和有志从事媒体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并且朝着目标去努力,选择和机会还是很多的。不要过分焦虑,更不必妄自菲薄,踏实走好脚下的路,前方会是一片光明。

最后,我想借用一句我刚刚成为一名记者的时候,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如此固执地要当个记者?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所学所专,更是因为工作中,每天都不知道下一秒要面对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什么新的环境状况,生活随时有不确定性和新鲜感,是对循规蹈矩生活的一种反抗?不知当下选择是否能最终得偿所愿,但我有一腔孤勇,或可抵岁月漫长。”


本周是开学第一周,请大家尽早回归常态,以饱满激情谱写新的华章。


今天周四,是新学年第一次组会,首先欢迎新加入团队的博士生、硕士生和两位访问学者。对假期仍然坚守岗位,为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教材编辑、明德新声公众号运营、外出调研实习而忙碌的同学们给予表扬。特别对刚刚卸任团长的刘娇杨同学过去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和带领团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感谢和祝贺,对第十任团长卢迪寄予希望和期待,相信团队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得更多引以自豪的成果。

undefined

应该说这个暑假,是我们较为轻松的一个暑假,不像往年放假不停歇,要申报课题撰写本子,没有喘息的机会。今年有意识放松下,以蓄积力量,迎接新的挑战。当然假期里个别同学主动承担了一些急活和临时任务,像寇杰,一天都没有休息,而且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除了坚守在团队日夜忙碌的同学以外,还有两类同学需要特别表扬,一是一部分同博常常主动请缨,希望多参与团队的工作,特别是课题申报及完成过程,著作教材的编写等等;二是已经毕业的同学,也有强烈愿望,希望团队活动不要忘了他们。这种态度让我备感温馨。请团队和项目小组负责人注意协调好各方关系,以调动更多积极性。这也是团队学术传承的具体实践。


今天主要跟大家谈三个问题:

undefined

团队工作


整个假期,我除了住院看病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单位,一是看看书提升理论修养,迟学则退不学则亡,知识的更新无穷无尽;二是思考凝练学术研究的方向和选题,以便指导研究生时更具针对性,更有成效;三是备好课,添加新的思考和内容,越临近退休,越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而不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四是修改几位同学发给我的论文包括两位同硕毕业论文的二修三修稿,再是评审教育部学位办发来的博士论文、国家语委等发来的课题申报项目等等;五是接待已经毕业而返校的同学,或者外地来西安出差的同学,有些是咱们团队的,有些是其他老师的,还有前几年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在一起谈工作体会,谈人生感悟,谈在明德门受到的锻炼给工作带来的帮助,让我感到很温馨很温暖,进一步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感收获感。


老师再忙再苦再累都没事,是职业和责任使然。老师唯一的愿望是希望你们都能集中心思学有所成,顺利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你们有出息有作为了,就是对老师对学校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今年咱们团队有7名博士毕业(上学期5名,本学期预计2名,含2名同博),一些同学是求学4年左右就毕业的;此前每年也有博士毕业,这样的数量、这样的学习年限,在交大文科学院是不多见的,而且就业去向都是比较理想的单位。还有5名硕士、1名同硕顺利毕业。


一些老师和同学很是疑惑,问我们有什么诀窍,怎么一年能毕业这么多的博士。要说有诀窍,就是依托团队、依托课题培养学生,便于学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老师多申报课题,让在读博士参与到课题申报和研究过程中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不管课题大小,都当作重大重点来完成而不敷衍;分成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指定学生负责人,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并提升其科研水平。几乎每位博士生在校期间都应该担任小组长或某个活动的负责人。如此一来,由课题而析出的论文数量多,发表的机会就多,求学时间就可缩短。


这几年,我们的课题都是按时结项,很少有延期的,即就是教育部重大项目,也是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结项。结项之后就能申请新的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培养就有了新的动力和资源。


与此同时,撰写论著、编写教材,都以项目小组的方式让大家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看起来很忙很累,但收获满满。有多位毕业博士在高校工作,在首个聘期,其申请课题、发表论文、教书育人等完成考核条件要求的时间往往比较靠前,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在团队受到了很好的科研训练,使得参加工作以后很快进入角色,避免了走弯路带来的困扰。


但是遗憾的是,最近两年,我们获批的课题项目与期望达到的目标有了明显差距,前几天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仍然找不到我们的名字,让我焦虑的同时更产生了危机感。依托课题培养学生是我们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可是没了课题,团队靠什么而凝心聚力扩大影响?学生靠什么而得到科研锻炼提升科研能力?


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了“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博生招生方向,感谢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设立了“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博士招生方向,再加上有重大课题支撑,前几年获得学校招生名额的超限支持,今年毕业学生数量多跟这些因素都有关。 但也带来问题,团队突然有些空落,缺人就是缺力量,为后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无形当中增加了在校生的负担和压力。

同样感谢新媒体学院,今年让我多招了博士生,还有访问学者,对团队来说弥足珍贵。由于名额限制,个别博士招进来时挂在其他老师名下,但不影响身份的确认和团队活动的参与。


我知道个别同学很看重个人兴趣,对团队任务不是太上心。没关系,殊途同归,只要你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能得到提升,能顺利学成毕业,都持鼓励态度。怕就怕眼高手低,自己做不来,又不想融入团队承担任务,这是不可取的。实践证明,自己的兴趣和团队的任务往往会形成互补,而不是对立,能促进自己更好成才,许多同学都深有体会。


我也知道有些同学身为学生却忙于在外兼职,把自己弄得比上班族还要辛苦,到最后学业耽误了,兼职也没有带来太多的收获。有的是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挣点外快以弥补家庭资助之不足;有的是兴趣固执爱好强烈,不忍放弃;有的是人心不足,什么好处都想尽揽囊中;还有其他原因,不一一分析。对此我要明确:凡进到明德门的所有统招博士,必须主动放弃所有兼职,把全部时间精力用在学习和学术上,早一年两年毕业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所得到的收获会远远大于兼职所得,这是有事实为证的。


随着大学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扩招化,我对大学教育的三个阶段有了新的感知:本科教育变成了素质教育,硕士教育变成了职业教育,博士教育变成了专业教育,而此前,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研究生是能力教育,博士生是学术思想与科研水平教育,这种新的变化是福是祸,目前尚不明晰。如此说来,硕士生如果想去实习或者兼职做点事情,倒也可以理解,只要不顾此失彼耽误学业。不过,对那些有进一步深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同学,不妨一口气读完博士,硕博连读,中间不要停歇,今后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再不用为学位而发愁煎熬,而且将来工作岗位的选择会比较充分。


还有一种情况,因团队任务多,往往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不同的同学来负责。这个任务他负责,下个任务说不定就由你负责,这种方法很利于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因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在团队显得非常重要。始终切记,给别人补台就是给自己补台,给别人支持就是给自己支持,小组长分配的任务都是导师认定的任务,任何抵触、消极应付的态度都不可取,用虚假的原因刺耳的话语回应回怼更不是明德门应有的门风,一旦发现有这种苗头,我会严厉批评不留情面。


目前大家对团队工作、氛围都是充分肯定的,但愿我的提醒成为一种预警,因为学校连着社会,在学校没有培养起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的情怀,培养起吃苦耐劳干实活出成果的操行,培养起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作风,培养起与博士生硕士生教育相应的眼界、胸怀、格局,走上社会则很难适应。如果真的那样,则是导师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该打板子。


常识常理


不拘小节无以成大事,懂常识,会做事,是情商智商位商俱佳的表现。


研究生(含博士生)和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在于,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教育部和学校反复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这是刚性规定,理解了,照做了,就会变成常识自然而然。但我们的一些同学就是把这些常识性的事情做得不合乎常识,有悖于常理,这是很遗憾的。


特别是一些同博、同硕,经常不参与团队活动,团队任务很少承担,在外地的不说了,客观条件不允许,能理解;但在身边在西安的,似乎忘了自己的身份;更有甚者,别说一个学期跟导师见见面,汇报下学业进展、学术思考,有几位同学特别是同硕,从入学到今天,有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四年的,见面不如牛郎织女——他们每年还能见一面,说起来是天方夜谭,会贻笑大方。就这,冷不伶仃地给发个信息问论文要写多少字、毕业的条件有哪些等等不是问题的问题,我还得认真回答。可是解答完之后,你长个啥样,是高是低是胖是瘦,我仍然是茫然的,这个时候内心难免不涌现出一丝丝悲凉,也在不断地发问:我是导师吗?我怎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你在单位是如何与领导、与同事相处的?如果有个一官半职,你是如何要求下属跟你沟通的?同样,你是硕导,又是怎样要求学生与你交流的?如果为人父母,你是怎么教育你的小孩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学会与人相处的?难道也是放任不管或者率性而为吗?再说,选择了读博读硕,为什么只注重名堂上好听好看,却不积极主动转换角色,力争做个好学生呢?


这些常识性的问题,本来是不需要多讲的,你多来几次学校学院,多参与几次团队活动,多结识团队成员,多咨询多交流,都会迎刃而解。


还有,近几年新进门硕士生博士生在选课时出现的一种新情况,即不知道导师的课是一定要选的,这同样是常识。许多同学招考前选导师时信誓旦旦:我对您的研究方向非常喜欢,迫切希望成为您的学生。可是进门以后连导师的课都不选不听,何谈非常喜欢?我的课不多,都与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写作密切相关,不存在选课的强迫和无用;关键是,老师课堂上会讲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论文写作课,会讲如何把握选题大小、研究方法比较、摘要与引言的区别、结论与创新点的凝练、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等等等常规性问题,由于你没听课,这些问题你会经常问起,或者在论文里重复出现,老师就得重复课堂所讲,是不是一种浪费?因此,不选导师的课,但愿只是常识性的疏忽而没有其他因素的掺杂。


有些同学苦于没有好的选题而进入不到论文写作的过程,看到别的同学论文接二连三地发,很是焦急和苦恼。除了我的分析、建议、给出指导之外,我还常常将一些具有新意和参考价值的会议征文、课题指南发到群里,目的在于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题参考和启发,可是有些同学基本不看,更不要说加以借鉴开阔思路了。如果你太忙无暇顾及则可理解,如果你反应迟钝忘了打开文档则要提醒,如果你自视清高认为那些不值一看则要自省。作为博士生硕士生,不理解导师的良苦用心,是不是犯了认知性的常识错误?


还有,研究生寒暑假离校返校、学期中间外出实习,要不要给导师报备一声?新入学的博士硕士,安顿妥当之后,要不要给导师报告一声?同样是常识。微信便捷,举手之劳,是无意识还是有意忽略?殊不知,不管学生在校与否,一旦出现大的状况,导师都脱不了干系,辅导员、学院都会第一时间跟导师通气,协调解决之策。这种时候,导师一问三不知,尴尬了谁?


再有,这不是我们团队的事情,但要引起注意。暑假,有14位外校同学电子邮件询问我2024年博士生招生指标情况,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都会在一两天之内给予明确回复,免得考生着急。一般来说,每个博士方向会答应两名考生报考(只答应一名,担心学生临时变卦或者考不如意,风险太大),别的考生则建议尽快联系其他老师。但十天半月过去了,回复我的只有两位同学,而希望报我但一直没有回复的,让我心里没底,不知道敢不敢答应别人,很是犯难。在我看来,不管能不能招,我第一时间回复了,消除了你的茫然等待,哪怕你简单回复两个字收到也行,这同样是常识。我想,学习再好,缺少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总是个缺陷,还是不再等待的好。


有位同学很希望报考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硕士,已经是二战了,想加我微信咨询点问题(我的微信号公布在个人主页上,是公开的)。没问题,只要能帮上的不会轻易回绝,设身处地想想,我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加了微信之后,问师资,问专业,问就业,她能想到的都问。我突然发觉不对,既然是第二次报考我们,她应该做过较多了解,许多信息在我看来已经是常识了。再一问,原来是家长假冒他女儿的身份、口气跟我交流,我就有些郁闷,我满腔热情换来的是你的冒名顶替,我在明处你在暗处,这不对等吧。当然这件事也给我一个提醒:不管是谁加我好友,如果不是真名真姓真单位,还是要谨慎。


讲到这里,顺便讲下门风门纪。进入明德门,任何人都没有拉帮结派搞分裂的自由,都没有偷懒躺平不思进取的选择,都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和脚踏实地的推进计划,都必须服从团队的安排和要求。不因家庭条件优越而不住校、不接触同门、远离团队;说话做事得体大方,不轻浮不刺耳,不是非不挑拨,行有规为有矩;准确把握团队形象推介和无序宣传的界限,在鼓励实事求是正向传播团队形象的同时,对团队的所有活动包括答辩预答辩的场景、团组会上问题的讨论、老师的要求等等,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发到网上,引发负面舆情将进行严厉批评。切记:团队成员不议论其他老师的短长,不讨论其他团队的优劣,不对自己团队成员评头论足,不对老师授课说长道短。对这些常识性的纪律要求,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实在做不到的、有抵触的,或者屡教不改我行我素的,建议你另换导师另拜师门,随时提出随时批准。


有位网友说得好:常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和言谈,在社会交往中提供帮助和保障;更重要的是,常识也是人们判断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例如,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里,我们都需要根据常识来做出明智的决策,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细微之处


这里要讲的是日常生活中话语表达的注意事项,不是常识,但跟常识一样需要引起重视。


有的同学演讲的最后一句、PPT的最后一页往往喜欢用“谢谢聆听”表示对听者的感谢,与此类似的还有“谢谢倾听”“谢谢垂听”等,这些用语不能说绝对有错,但不恰切不准确。从字面“牵强附会”地解释,“聆听”是侧耳恭敬地听,“倾听”是上身前倾地听,“垂听”是双手垂钓毕恭毕敬地听,它们都表达了听者对说者的尊重与尊敬,属“敬语”。再从常识上讲,大小会议都应保持安静、仔细听讲,你本来就是来参会而不是喧闹的,这是会场规范,用这些词汇不能算完全错。但咱们作为学生,不管听讲对象是老师还是其他人,态度上还是谦逊一点为好,靠演讲内容打动人才是最主要的。其实,一句“谢谢批评指正”“欢迎批评指正”,亲切自然,不生歧义,多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关于“老师”的称谓?在日常交往中,有个别同学发邮件发微信时喜欢称我为李教授、李导师,这是不准确的,也不亲切自然。老师是尊称、敬称,是对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称谓;先生也是尊称、敬称,一般适用于对德高望重影响广泛的从事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年长者的称呼;教师是职业、身份,跟工人、干部、解放军一样,是为了区分;教授是职称、职级,与助教、讲师、副教授一起构成教师职称系列;导师是资格、资质,分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学术型导师、专业型导师等。这几个概念不能混用。学生称我为老师是合适的,称其他则不恰当。当然现实中,尊称和其他称谓常常混用,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只要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就行了,但我们作为求知问学的学生,还是严谨规范一点好。


还有个词“过目”同学们用得比较多,也有不精准之嫌。经常有同学要老师帮他修改论文提点建议,往往附带一句“请老师过目”。“过目”是看看、扫视的意思,不能完全说错,但毕竟是请老师帮你修改完善,最好用“审阅”“评阅”或者“斧正”。这也不是大问题,在学校尤其不是问题,一旦毕业走上社会,在请示领导或者提交总结报告时,还是注意一下用词为好,尽量不用“过目”,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误解。


前面所举,不是一定要你恪守成规,只是要求你分清表达的场合地点和语言环境。其实日常交流只要对方能理解你的意思就可以了,但如果做研究写论文,那还是注意一下语言文字的规范表达最好,因为它是书面语不是口语。

史载,司马光少时与群童在庭院戏耍,一孩站于大缸之上,突然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同辈皆大惊,慌忙无措。见此情形,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石头“砸缸”,水旋即流出,幼子得救。司马光此举的确非常,带有智性,但此一智性乃是在“急”中所生,不管最终激出如何一种样态——或是过往经验浮现、或是心思灵巧一动,它绝非与闲时知识习得和理性运思可同日语。理性揽生活世界之事入怀,经无数次思维作业、大开大合,盘旋拾级而上,卒至抽象世界。而“急”则乍发于当下,急不可耐,打乱了常规,也扰乱了人之心智。而且,形势之切亦无法再许人运思、提炼事实的时间,故“急”多出于生命和情感冲动,在理性设计之外与人不期而遇。其实,“急”本身即是一种冲动,虽不讨喜,可毕竟让人动起来,动起来方可照面、接手世界,静中惟有不“切”实际之遐想,遐想走向现实,终了还要动。以此来看,“急”当是第一步的先在。无此“急”,其他一切断无发生之可能!


后,司马光及长,学而优入仕,宰辅天下。然红墙之内,走路都须按章,更况言行乎?“急”无从出,当此之位,当此之时,“急”之生还会被贴上莽撞、冒犯之标签。终了万事不再“急”,也不能“急”,事无巨细皆付于定规,人生入蹉跎,纵寻常之大悲大喜,也再无生命冲动和情感表达泛起。

何以如此?人生无常,红尘皆可忘,不确定性实在是百般缠绕,现象世界一切都在变,故答案自不在变中,只有抽离生灭,在哲学中才能穿透人性迷雾!


一者,人需要理性,万事付之于“急”,人将坠入危境,社会亦难前进。所有对事物的探讨和细剖,无不是运思之果,而情乃是不思之物。在理性中,人才能找到事物的认识法门和解决方案。可是,“此在”永远都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此在”的这一本质规定,明示了人无法逃离环境。人本身就处于“被抛”状态,在一种环境和程式中待久了,自己的性情也将被拖进此一程式和环境之中,与彼程式融为一体。诚如尼采所言,“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必将回以凝视”。但须知,“此在”在世界之中,不仅是一种身体性存在,在场的还有人之生命和情感冲动。因了此一方面,人才成其为人。动物之五官也时刻在照面世界,可动物没有情感和巧思,故照面只是一种“照面”,无法从对事物的照面中激起涟漪。如果把人的情感等不属于理性的力量清洗掉,人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也是一种机械式的存在。司马光深陷僚属事务,琐碎耗去所有,久之,棱角或有意或无意被磨平,循规蹈矩成为日常,举手投足在理性框架之内,纵然无所为,可亦无所害身,如何安全才是第一等思谋之事。如此,生命冲动和真情流露哪还有生长的空间?

二者,一切伟大的发明与艺术创作无不需要直觉、想象和感悟,即性灵或灵韵,而这些皆无法经由理性运思可得,艺术的本质即是打破日常碎片的奇思、巧动,它显然不会按照框定的步骤亦步亦趋。司马光擅长编撰史册与书写奏章,而这些操作都讲求规范和程式,将事实纳入人的主观范畴,期间或多有裁剪。但艺术则不然,它也是主观之人上手外在之物,但此种上手,无论是具象之,或是玄幻之,人与物是统一在一起的,一雕一塑,一勾一勒,一描一画,活灵活现中尽显着人的感性冲动和本质力量,人的色彩和情感基调融化在艺术中,艺术表征着人。物之鲜活,本是自在自为,与人无干,故人若无丰沛感情以应,又如何艺术地呈现事物于鲜活?相比于司马光,苏轼在群臣上下关系处置上力有不逮,不能左右逢源,但一直抱有强烈的生命和情感冲动,逮至上手外物,生出诸多绝美诗词来,黄州如此,儋州亦如此!这些诗词或触景生情,或直抒胸臆,断不是沿袭奏章逻辑和规则范畴而进。一言以蔽之,理性是对外的,非理性是对内的。理性被用于认识和改造事物,可情感却滋养着人,没有情感之抚育,人之对外活动必将缺乏动力、意义。人,终究还得有情,客观之景才会成为“有我之境”。

三者,跳出理性设计与生命冲动来观之,人生在世总离不开道德,道德具有超验性,没有伦理和人道主义作为砥柱,这个世界即便在知识范畴和技术理性的促动下,物质文明大进,也终究是空虚的。物是客观的,可物外有人,故人与物相接之过程必有价值理性和大是大非在,特别是关涉众生疾苦之议题,尤为如此。寻常之事,家长里短,沉默应之,自是有道理,但若遇生死和众生福祉,此时必须打破中立,勇敢表态,因了生命和苍生为念,永远最不容拖入一般是非和利益场域。司马光少时救落缸少年,既非为获恩于孩童父母,也不为扬名于乡里,那一“急”全然出于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故不是所有事情都可“超然于外”,事情之上还有仁义道德和人文关怀,凡事皆不“急”,强硬中立、无动于衷,不仅有失温情,更有违人伦,沉默了立场,在程式中获得一席安生及被表扬,可铸错于人生!另外,理性本当铺展于现象实情,况再整全之设计亦难以覆盖全部实在或一实在之全部,故据实而动,自然之理也,沉默于规制,只会招来事端!

司马光不再“砸缸”,既是司马光个人的悲哀,也是工业社会语境下每一个人需要反思的根本问题:当人困于科层制度和技术理性,非理性作为人内在的本质力量晦暗不彰,人之存在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存在?诚然,生活依旧,“此在”不断上手事物,但当人把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完全托付于理性设计,犹若按图索骥,此时,人与其仍为物之主人,而实乃外在化的交往手段宰制着人。人异化为手段之奴隶,人与事物打交道中那种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消失不见,如此循环往复,人终究不再是人:理性让人从中世纪和君权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被启蒙后的人带着知识,向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无尽开掘。惜乎,开掘越深,行之越远,人越在知识和技术的依赖中无法自拔。至此,事物被祛魅,对人无限敞开,可人却失去了本初的巧动和智思,魅惑于技术理性和科学主义,“上帝”再次归来矣!



作者简介:张铁云,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城话说给晋城人,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晋城人早上吃甚饭,肉丸方便面荷包蛋。
晋城人中午吃甚饭,清汤饸饹一大碗。
晋城人黑来吃甚饭,米汤油馍沾个几蒜。”

单看文字,你的大脑中是否就回响着一段魔性的韵律声波?乍一听觉得土味,在循环播放几遍之后,逐渐觉得亲切有趣、独具风味,这也许是很多人对山西“四个主持人”方言rap的直观感受。



山西“四个主持人”走红


时间追溯到2021年12月12日,ID名为“赵峰(山西四人行)”的抖音账号上传了一段名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城话说给晋城人”的短视频作品。视频中,“四个主持人”身着西装,排成一列,依次搭着肩,一边用特殊的步伐前行,一边伴随着具有节奏感的BGM用晋城方言说唱了起来。这个风格奇特的视频一经上传就在抖音平台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起初大家普遍只是认为这是晋城人“自娱自乐”,而在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该账号持续发布类似内容形式的视频作品,并在今年的夏天全面爆火。截至发稿前,话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视频播放量已达到11.7亿,与其内容相关的话题#山西四人行的视频播放量也突破8亿。


一时间,晋城话不单是“说给晋城人”,还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它并非是该方言区内部的独乐,更是一场跨区域的狂欢。 各个地区的网民,都加入了这段洗脑的旋律中,评论区的网友们热衷于反复观看、讨论、甚至参与拍摄同样内容形式的视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城话说给晋城人”无疑形成了一种新的“方言热梗”。如今,他们的“山西四人行”仍在短视频平台被不断地复刻、重塑,没有丝毫消停的迹象。


“四个主持人怎么就火了?”——新媒体平台热点的传播与扩散逻辑


(一)模仿行为:热点“梗”的生理基础


网络传播语境下,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以及各种信息聚合平台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方式,我们的网络实践由以往的“只读”模式走向“读写”模式。 传者中心”的价值取向已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中心”。安迪·沃霍尔预言的“明天,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时代来临。

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迷因。“迷因”一词,是英文单词meme的音译,源自古希腊语mīmēma,意为“模仿的东西”,又被译作“模因”。”包括“梗”在内,网络时代所流行的歌曲旋律、图像视频、服饰穿搭等都可以视作“互联网迷因”。科尔曼(E.G.Coleman)则将互联网迷因定义为“在用户不断模仿、修改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的具有感染性的图像、视频和流行语”。海量的、原子化的用户的主动参与是互联网迷因得以形成的重要标志。


在“梗文化”盛行的今天,“梗”已经成为互联网表达的符号,在“山西四人行”短视频传播的过程中,广大网友在自发参与和创造中不断转化语义、增加内涵。由于这四位主持人永远都是四人同时出镜,这里强调“四”这个字。由此,各路“玩梗大军”开始抽象整活,多角度发散,他们从各种“四个一组”的事物中寻找“山西四人行”的踪迹,比如有网友展示出家里的插座是四个一排;晋城路上奔跑的小狗,都是四只结伴;博物院墙上的古代士兵雕塑,也是四人一组;更有网友以此推断,天线宝宝应该也是晋城人。



此外,在与山西“四个主持人”相关的热门视频底下的评论区中,更是围绕着“山西四人行”这个热梗造出了无数新的笑料,比如有人说“普通人笑是:哈哈哈哈哈哈哈,而晋城人笑则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人调侃道“晋城人出门走路必须是四个人排成一队”;还有人说“我有一个晋城室友一直不跟我们说话,刚开始以为是闹情绪,后来才知道晋城话只说给晋城人”……


基因通过遗传而延续,迷因借由模仿而传播。新媒体技术的赋权,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互联网迷因的继承者或编辑员,而个体的模仿行为是抖音热点视频得以生产、传播的关键因素。


(二)技术赋权:算法机制与用户主体性的耦合


山西“四个主持人”在抖音上的爆火,得益于抖音平台特定的技术框架与用户主体性的互动。音短视频的算法逻辑为“智能分发,叠加推荐,热度加权”。当一个短视频初期上传,抖音平台提供一个初始曝光流量;再根据其点赞、评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后续热度的机器判断;如果该视频被判定为“受欢迎”,则平台会进行更大力度的推荐,进而触发用户海量的迷因创作


学者在《理解社会化媒体逻辑》一文中指出,算法的权力主要体现在编程性(programmability):一方面是社会化媒体平台刺激和引导用户进行创造性或沟通性贡献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用户通过与这些被编码的情境互动,转而影响平台信息流的能力。这很好的形容了诸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特定的技术框架与用户主体性发生互动。在这种交互中,实现了信息扩散效果的最大化,而这种模式信息扩散不再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一对多”的群体传播、“推”“拉”并存的网络大众传播,而是核裂变式的“链式反应”,具有基于人际网络之上信任链的病毒性传播特点和典型的多级传播属性。


传播的效果在于传播的参与,发起传播事件远比传播事件本身要重要的多。例如,2015年夏天,一位在中国旅行的瑞典人,在乘坐京沪高铁时录了一段视频,放到网上就火了,视频的内容就是他将一枚硬币立到高铁的窗台上,这枚硬币竟然坚持了8分钟才倒。随后这个“梗”在各种场合被不同的用户复制和演绎。依托着人际传播的互动性和大众传播的增值性,这个“梗”在各趣缘共同体间的碰撞与交融中逐渐“破圈”、扩散,日趋成为全社会同频共振的话语实践。


网络热梗“何去何从”?


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网络热梗以其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影响力正从“线上”走入“线下”,直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大众媒介的话语体系之中但热梗的流行不是天然的、必然的、一劳永逸的。正如山西“四个主持人”,他们魔性的方言rap与视频内容不但承载着我们的娱乐消遣,也承载着对晋城的乡土文化认同和地域想象,但其形式仍旧无法摆脱“梗”,这就表明它的存在注定具有时效性,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等待着不久之后“过期”的命运。当热度退散之时,也许只能“长吁一口”并逐渐淡化出大众的视野。


当然,山西“四个主持人”也一直在视频内容形式上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四个主持人”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范例——用不同形式去展示乡音,用不同方式去展示家乡文化。流行的过程也是演进的过程,或许可以借用新媒体平台创造不同区域内的群体进行隔空对望的可能,凝聚出共有的精神符号,使文化的交流更具着力点,内容本身更具穿透力。“三晋门户”,不只有晋城人的“一日三餐”,还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可以挖掘,有壮观奇绝的太行山风光可以领略,有人间烟火中的酸甜苦辣可以感受。俗话说:“浇水浇至根、送佛送到西”,因此,山西“四位主持人”仍需在探索中前行。


近日,完颜慧德在互联网中呈现爆红的现象,“好嘞是闺蜜,不好嘞是敌蜜”的梗也在其中流行起来,成为现下较火的网络热词。截至目前,词条“完颜慧德”在抖音的话题量已经超过40亿,自身的抖音粉丝也已经超过160万,而从完颜慧德获得大批流量的路径上看,其与前些年被封账号“迷人的郭老师”展现出很多类似的特点,而从中也能窥探出网络红人的走红逻辑



跟踪热点,寻求流量加持


自媒体“蹭热点”实际上是自媒体主动寻找与热点事件的相关性,进而建立自媒体与热点间的流量相关性,从而实现自身目的在互联网平台中,“蹭热点”往往表现为规模性地跟随一些“大流量”拍段子的模仿行为,在此过程中,被模仿者往往能够扩大其自身的影响力,被更多的用户认识和关注;而模仿者会收获一批的流量,在这样的行为一般可以形成双赢的局面,因此模仿行为在短视频运作过程中被普遍认同。


完颜慧德进入公众视野正是因为与出现在抖音平台的“三梦奇缘”在形象与音色上都呈现出极其类似的特征,因此网友也经常将双方进行比较,完颜慧德在比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注。同时,在完颜慧德直播时,也提到三梦奇缘的一些相关话题,这也达成了为自身加持流量结果。



依托平台,利用公域流量


抖音如今无疑是最大流量聚合平台,据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亿人次,这一数据表明了抖音在各年龄阶段人群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巨大影响力。同时视频一经在抖音爆火,也会在较短时间内辐射到例如微博、哔哩哔哩等其他媒体平台中,形成跨平台传播态势。


完颜慧德依托于抖音平台,在算法技术以及便捷人际传播技术(转发、评论)支持下在较短时间获得大量关注,形成病毒式传播趋势,从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流量。同时,完颜慧德有自身的抖音粉丝群以及在直播过程中有连麦、回答粉丝问题等环节,这有利于将公域流量转变为其私域流量,更好地巩固其已有影响力。


除此之外,完颜慧德的经典的直播画面也被网络用户进行再次剪辑并呈现在不限于抖音平台之上,例如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之中,进行跨平台传播,充分发挥各个软件的公域流量,最终得以在全网走红。



原创热梗,便于迷因传播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媒体的推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流行“梗”的传播中。视频形态或语言形态的“梗”文化通常具有强势迷因的属性,便于记忆,而个体仪式感与趣缘共同体助推迷因繁衍,促进“梗”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与扩散。“迷因”是英文单词meme的音译,最早起源于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道金斯认为,人类文化在传承与演进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具有复制、繁衍功能的复制因子,这些因子被命名为迷因


与此前“迷人的郭老师”账号中耶斯莫拉、集美们等有极高的相似度,完颜慧德在直播过程中便进行了很多“梗”的创作,例如敌蜜、安分守己和iPhone手机的谐音、拱出去等一系列热词,在具有很强趣味性的同时利于迷因传播以及二次创作。这些词语会较为容易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有时甚至可以成为社交货币,对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同时,网络用户也会自发地对热词进行再创作,例如现在已经存在“闺蜜和敌蜜”的歌曲以及一些手机铃声的制作,被大家所认同并进行自发传播。



连麦互动,增强网友参与感


“连麦”是近年来直播平台兴起的一种在主播与主播、主播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与传统的单人输出式直播相比,连麦通过“对话”的方式克服了由于阅读文字引起的信息延迟。“连麦”功能增强了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同步性,让主播与观众的互动更加便捷。“连麦”功能为观众与主播提供一段时长较长、私密性较强的互动可以推动交流程度更加深入,从而提升粉丝黏性,使双方建立起更为亲密和稳固的关系。“连麦”功能的运用,让传播的“自由度”、信息的“保真度”、传递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增强了信息的传播效果,建构一个更加真实的互动情境。


完颜慧德在直播的过程中频繁地与抖音用户进行连麦并将其标榜为感悟心理学咨询,在每次连麦的过程中是狂欢式交往的体现,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一律平等,会增加连麦双方的参与感与归属感,从而增加用户黏性。但是网络用户通常是以插科打诨式的语态进行提问一些非正常性问题,而完颜慧德通常会以一种端庄的神态进行回答,在这种反差过程中获得乐趣。


完颜慧德在互联网的走红并非偶然,其中的逻辑令人深思。但总体而言其爆火却也没有跳出审丑文化的框架。对于这种审丑样态,一方面,要充分意识到审丑对于用户的积极意义,是一个不可言喻的压力宣泄的窗口;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如果长期沉迷于此,会对用户精神世界、审美能力和认知思维能力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未来,如何帮助网民建立更健康的审美亟需考虑。

谋定而后动


高一时看到年级部张贴的升学榜,觉得“交通大学”不错,天地交则万物通,可以作为未来努力的方向。

河北大学大一刚入学时,给四年后的自己写过一封信,“未来要读研读博”;大二那年9年,大四同专业师姐推免到了山东大学,师姐说她可能不会读博了,所以想把自己最后的学校定位到985,当时觉得山东大学也不错,“未来我也要推免到山大”;研一升研二,确定想去西安交大读博,于是,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我和山大更像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状态,2019年9月在得知我被山大拟录取的消息后,之前被推免到山大的师姐告诉我,“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努力喜欢上你的学校”。的确,最先吸引我的是山大“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的校训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而后便是“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有你在时,那便是家”浓浓的山大认同感和归属感。

和仙交更像是“先恋爱后结婚”,因为导师的人格魅力,让我更爱西交和西安,然后才是材料申请、笔试考核、综合面试、博士录取这持续了大半年的升学过程。



出门“见高山”


很庆幸也很感恩硕士期间遇到了一位典雅大气、亦庄亦谐、亦师亦友的导师——周妍老师。作为导师的“爱徒”,经常这样向别人介绍我的导师,“我导师可以说是一位‘女圣人’”,支持我所有大胆的尝试,去开研讨会、发表论文、参加寒暑期学校、做助教、申项目、出书、做讲座、读博……所有想法,导师都会全力支持。

高考结束后,我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刀刀90后”,想着给自己本科阶段留下点东西,哪怕等到大四毕业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还可以很骄傲地说,“我运营了四年公众号,坚持每天更新”。从播音素材到新传学术资讯,从河大到山大再到交大,“刀刀90后”就像个7岁的孩子陪伴着我以及和我相似求学经历的朋友们不断成长。

《Yan说 媒介口语传播新论》的出版,更像是留给我硕士阶段的一个礼物,尤其是当朋友说要将其作为课程的补充教材时,虽知德不配位,但也难掩心中喜悦。

导师说新闻传播学是一个“速朽”的专业,大部分新媒体技术普及到威海的时候都不再前沿,所以一直鼓励我走出去“见高山”。也正因如此,硕士入学之初就参加了广东研究生线上论坛,第一学期就去徐州开了第一次线下会议,此后就保持着每学期开2次学术会议、参加1-3个寒暑期学校的频率。一方面可以认识不同高校的师友,开阔自身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会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线下集中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游学”过程中培养自我。

人文社科专业在读研期间,还是要坚持笔耕不辍,至少坚持每周写点东西,既可以作为课程作业提交,也可以拿去参会,同样还可以投稿给期刊发表。读研之后发表论文的一个原则就是,“不找中介,不发黑刊,不花钱发知网收录的普刊”,当然能发核心的话版面费什么的该出还是很有必要出的。

果毅力行


本科在河北大学读的播音专业,大一第一学期开始在河北保定电视台做实习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了《第1消费》《送实惠》《新时代 好少年》等多档电视节目。

本科阶段有过一些媒体实习经验,所以读研之后,想有一些不同的实践体验。硕士入学之初,隔壁的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招老师,想找个有媒体实践经验的代课,于是,机缘巧合下,我就开启了“上午在山大威海校区听课,下午到哈工大威海校区讲课”的魔幻时光。

到了研二,抖音中有一位自称是安徽某高校老师的朋友想让我毕业后去安徽做老师,然后帮我安排了一场讲座,讲座很顺利,效果也不错,研二第二个学期就开始在安庆师大传媒学院兼职代课了。

研三最后一个学期,因为需要向西去西安参加博士复试,也需要向东回山大进行毕业答辩,就留在了唐山家附近的河北科技学院代课,这样不管是去西交还是回山大都比较方便。不过,未来要推掉这些兼职工作,专心读书了。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亲其师,信其道。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因此,一定要选一位和自己契合的导师。在联系导师前,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前期成果以及可能有的自媒体平台内容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确定导师后,不做“渣男”和“海王”,果断谢绝其他意向导师。

一般情况下,每年招生简章的公布时间和申请考核具体流程时间相差不会太多,所以可以先根据往年的招生简章准备申请材料。我是读研之初就很坚定想要读博,所以这三年做的所有事都是围绕申博展开的,虽然论文比较水,但10篇论文、1本专著、5次论文获奖、2项科研项目在数量上还说得过去。笔试考核准备过程可以着重看一下各位导师近期的论文和论坛上的发言内容,面试过程一定要真诚,千万不要做“渣男”或者“海王”。

undefined

做学术,归根到底是要触摸我们真实生活的这个世界。 周妍老师也教导我,“我们人文学科或者社会科学,可能终其一生,都是在与自己、与他人、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对话的过程”,所以,如果有读博的想法,那就去读,趁年轻!



有什么问题请反馈给我们!


如有需求请您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58号
电话:18888889999
手机:海南省海口市5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首页-杏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

平台注册入口